(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日报》
近日 在东桥镇广袤的田野上 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农业“双抢”大战 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作为传统农业大镇 东桥镇始终将农业生产视为重中之重 多措并举做好“双抢”工作 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晚稻及时播种 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民为本的理念 在东桥镇江边村早稻收割现场,多台现代化收割机同时作业,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饱满的谷粒源源不断地从收割机的卸
盛夏时节,我县瓜田李下尽食客。 走进升坊镇江口村青脆李种植基地,200多亩的李树林郁郁葱葱,一颗颗色泽翠绿带红、圆润饱满的青脆李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这品种皮薄、肉嫩又甘甜,好吃嘞!欢迎大家来采摘品尝!”据基地负责人林春保介绍,今年阳光和雨水充足,基地的2.5万斤青脆李生长状况和口感极佳。 在琴亭镇寨里村新农人朱益德的果园里,脐橙树苗旁,躺满了圆滚滚、绿油油的美都西瓜。
盛夏时节,走进青山镇温盘村,广袤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弯腰插秧,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水田中,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画卷。 “父本秧苗已经全部栽种完毕,今天开始移栽母本秧苗,预计3到4天就能完成全部插秧工作。”温盘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陈章华站在田埂上介绍道。眼下正值水稻制种插秧的关键时节,400多亩中稻田里,村民们分工协作,起秧、转运、抛插,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萍乡市创新实施"林改+林长制"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制度创新赋能林业发展,激活生态经济新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日前,芦溪县向萍乡市大安生态公益林场颁发了全县首本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这标志着该县在破解林业“确权难、融资难”问题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完成确权并获颁证书,为扩大林下种植奠定基础。我们计划进行融资扩产,新建‘国储林+藤茶’示范区,带动村民入股;依托森林步道,打造森林旅游及康养体验区;盘
85后“新农人”廖延波精心耕耘的成果,也是小西湖现代农旅项目奏响的“丰收乐章”。 “候鸟式”创业故事,是这片甜蜜事业的起点。 ,怀揣着将在海南学到的哈密瓜种植技术带回家乡的梦想,廖延波在叔叔承包的上栗镇塘村大棚里,开启了种植哈密瓜的首次实验。 四个棚的试水,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与期待。“在海南看到老乡种得好,就想家乡能不能也种出来?”廖延波坦言,高投入是大棚种植的门槛——每亩高达1.2万
近日,青山镇的葡萄园里热闹非凡,放眼望去,成片的葡萄架绵延如绿色海洋,饱满圆润的葡萄在藤蔓间低垂,紫的似玛瑙,绿的如翡翠,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园内,游客们提着精致果篮,穿梭在错落有致的葡萄架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近年来,青山镇大力发展“采摘”经济,探索绿色种植、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农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篇章。 葡萄采摘正
清晨6时许,第一缕晨曦穿透薄雾,上栗县长平乡长平村的山林还笼罩在朦胧之中。该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背着测量仪器,揣着政策文件,踩着沾满露水的山路开始一天的工作。连日来,这场在长平村开展的林地流转推进行动,不仅是上栗县盘活林业资源的缩影,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大家看,这片树林间距过密,影响通风和采光。通过科学抚育间伐,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增加短期收益。”林业工作
日前,广寒寨乡郊溪村近千亩的沃野间,奏响了一曲热烈的农耕交响曲。中稻插秧的黄金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两台插秧机宛如灵巧的织机,在粼粼水田上往来驰骋,将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为大地绣出层层叠叠的翡翠锦缎;另有两台田地平整机同步轰鸣,将泥土翻耕成细腻的绒毯,为新苗扎根铺就理想温床。 这片生态稻田的“掌舵人”——一米当鲜品牌创始人高小年,始终坚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于2014年在广寒寨乡
夏意渐浓,凉风未远。青山镇乌石印象生态园里,郁郁葱葱的桃树枝头挂满了果实,颗颗饱满圆润,色泽或粉若云霞,或红似胭脂,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放眼望去,园内人头攒动,众多游客手提果篮,满脸笑意地穿梭在桃树间,开启了一场与夏日“桃”醉的邂逅之旅,尽享采摘的乐趣。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质朴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以及充满趣味的农事体验,是不少城市人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青山镇坐落于萍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