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经开区:多措并举破解不动产“登记难”
“盼了很久的红本本,今天终于领到了!”在萍乡经开区光大阳光小区,业主们捧着到手的不动产权证书,难掩激动与喜悦。这一幕,是经开区不动产“登记难”化解工作取得实效的生动写照。
小小一本证,连接大民生。经开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打出主动服务、精准摸排、分类攻坚、健全机制的“组合拳”,全力破解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顽疾,用扎实的整治成效托起民生幸福底线。截至目前,全区纳入台账管理的32个项目已全部完成首次登记,七千多户居民陆续圆了“办证梦”,让群众的 “心头事”变成“放心事”。
全面摸排,建立问题台账。经开区通过系统梳理历史信访线索、12345热线投诉信息,并结合实地走访住宅小区,对全区建设项目开展全面排查。将收集到的项目手续、销售备案等资料与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逐项比对,精准建立问题清单和化解台账,确保所有“登记难”项目应纳尽纳、底数清晰。
精准施策,“一楼一策”攻坚。针对不同项目特点,经开区推行“一楼一策、一案一专班”工作模式,组织专人对接,精准分析症结,限时督办化解。在庄和中央华府项目中,因开发企业拖欠税款,购房群众一度无法办理产权转移登记。经与税务部门深入沟通协调后,经开区依据“一楼一策”原则,灵活运用“证缴分离”机制,在依法追缴税款的同时,保障了群众办证进程不受影响。
协同联动,提升办证效率。化解“登记难”问题往往涉及多部门职责,经开区充分发挥协调枢纽作用,推动跨区域、跨部门高效联动。面对碧桂园、桃源里项目超面积建设、消防通道越界等复杂问题,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主动对接测绘部门明确问题边界,并函告执法部门同步推进依法处置与项目验收,实现矛盾协同化解。同时,组织开展“办证攻坚”专项行动,统筹乡镇街道、开发商、物业等多方力量,通过上门服务、集中帮办等方式,优化流程、加强宣传,推动问题批量化解。
△工作人员为居民办理登记
优化服务,创新便民流程。在化解过程中,经开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办事堵点痛点,持续精简环节、压缩时限、优化服务流程,全力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与满意度。针对部分业主身在境外、无法亲自办理的实际情况,利用“远程视频公证委托”方式,由境外当事人在公证员视频见证下在线完成委托授权,由境内亲属代为办理登记,有效解决跨境奔波难题,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立足长远,健全长效机制。在集中化解存量问题的基础上,经开区注重总结提炼工作中的有效经验做法,进一步健全源头治理、协同监管长效机制。通过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强化业务联动协同,对项目审批、建设、验收等环节实施全链条监管,从源头上防范新的“登记难”问题产生,切实巩固工作成果,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难”化解工作,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健全源头防控机制,优化审批服务流程,以钉钉子精神把民生实事办实,让产权保障更有力、便民利民更高效。
(编辑:李锡念) 来源:区党群工作部、融媒体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