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萍乡市人民医院:银发医疗 突破“年龄禁区”与“技术壁垒”的生命之光

萍乡市人民医院:银发医疗 突破“年龄禁区”与“技术壁垒”的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5-06-30 点击数:15239
0

在心脏导管室的无影灯下,

一场关乎生命的“攻坚战”正在进行……

一位85岁的易爷爷(化名)患有老年痴呆症,意识障碍,

然而还遭受了“冠心病终极难题”——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

引发的“心梗+心衰”双重致命打击


在严谨的多学科护航、充分的术前评估

和精湛的技术支持下,

萍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团队

在洪浪教授的带领下

成功运用代表冠脉介入顶尖难度

“逆向导丝Rendezvous”技术,

为老人打通了堵塞的“生命线”


深析“高龄+CTO” 攀登冠脉介入的“珠穆朗玛峰”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是指心脏冠状动脉(给心脏自身供血的血管)中某一节段因长期严重粥样硬化等原因,血管腔100%堵塞且闭塞时间超过3个月。它是冠心病中最复杂、治疗难度最高的一类病变,被业内称为“未被攻克的最后堡垒”。

这台手术的风险陡增,堪称冠脉介入手术中“珠峰中的珠峰”——

病变复杂如险峰

CTO病变往往伴有严重钙化(血管壁如同石头般坚硬)、迂曲、成角、长段闭塞(堵塞段很长)、存在分支血管及丰富的侧支循环。导丝穿过这种病变犹如在荆棘丛生且结构不明的迷宫中寻找唯一出口,极其考验术者的空间想象力、手感、器械操作技巧和耐心。

高龄雪上再加霜

85岁高龄本身,意味着患者全身机能衰退、血管条件极其脆弱(像老化的水管,易碎易破)、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储备功能差、合并症多(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药物耐受性低。手术耐受力和术后康复能力都显著下降。

痴呆带来的沟通“壁垒”

老年痴呆症导致易爷爷无法理解并配合手术要求。术中任何疼痛、不适或恐惧感都可能引发老人的剧烈躁动、挣扎反抗。这不仅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极易导致穿刺点出血、器械的脱出、血管损伤甚至心脏破裂等灾难性并发症,使手术几乎无法进行。

面对如此复杂的高龄患者,保守治疗可能成为无奈之选,但这也意味着患者长期忍受心绞痛折磨、心功能持续恶化甚至猝死的巨大风险。


筑起多学科“安全岛”精密部署,缺一不可——“价值医疗、舒适医疗”的具体呈现

心血管病医院洪浪教授深知,“单兵突进”无法攻克此等险关。多学科诊疗(MDT)协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基石。

术前,他迅速集结相关领域精兵强将,开展深入评估和预案制定——

保驾护航的“定海神针”

麻醉科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评估,重点考量患者的心肺功能极限、痴呆程度及其对疼痛/不适的反应模式、药物代谢能力。基于此,量身定制了“超级精细化无痛麻醉结合可控深度镇静”方案:在刺激到来前即有效预防疼痛的“超前镇痛”,同时运用个体化镇静策略。在保持基本生命体征(呼吸、循环)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短效、易调控的药物,力求达到“浅睡不痛、呼之能应、保持平静”的状态,最大限度避免无意识的躁动,同时允许必要的配合。这需要麻醉医生全程寸步不离、目不转睛地实时监测调整,如同走钢丝般精妙。

技术研判与攻坚预备

洪浪教授带领团队反复研读影像,精准测算闭塞长度、路径、钙化程度、侧支循环血管状况等关键参数。精准预判常规正向尝试受阻的可能性,果断将“逆向技术结合Rendezvous技术”作为核心攻坚策略,并做好多套应变预案。

心脏重症医学(CCU)

围术期生命保障:评估全身状态,优化基础疾病管理,预测并制定可能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如心衰加重、肾衰、呼吸抑制)的处置预案。术后衔接重症监护(CCU)确保安全过渡。


惊心120分钟:一场冠脉血管内的“精密太空对接”——“智慧医疗、精准医疗”的完美诠释

手术在高度紧张和精准配合中展开。当常规正向路径导丝多次尝试均因坚硬钙化闭塞段受阻后,洪浪教授果断切换至预设的高难度模式——

逆向穿行“无人区”

如同“暗夜潜行”,洪浪教授操纵超滑导丝从易爷爷心脏后方的左室后支血管出发,逆向穿越错综复杂、细如发丝、路径迂回的侧支循环血管网络。这一步本身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细小的侧支血管穿孔破裂。

微观世界的极限操作

洪浪教授需同时在闭塞病变的两端(正向与逆向),利用不同的微导管系统操作两根(或多根)硬度、穿透力、操控性各异的专用微导丝。

三维空间的精密导航

凭借对冠脉解剖三维空间的深刻理解和顶尖影像设备(如高清DSA)引导,他犹如一位在微观血管迷宫中进行盲探的顶级“探险家+工程师”,精确感知和操控导丝尖端在坚硬的斑块组织内部极其微小距离内的挪动。

毫米级的“太空对接”

其终极目标是在闭塞病变深处完全不可见的组织内部,让正、逆两端导丝的尖端如同空间站对接一样精准“相遇”、相互“指引触碰”甚至“穿过彼此的微导管管腔”,从而建立起一条穿越闭塞病变的轨道。

架起“生命金桥”

一旦成功建立会师轨道(即使是其中一种形式),洪浪教授便能通过这纤细的金属轨道将球囊和支架准确输送到位,最终撑开闭塞段,使血流重归畅通。影像上血流恢复的瞬间,标志着一场技术、协作与勇气的完美胜利。


逆向技术结合Rendezvous技术


人文辉映技术:“银发医疗、同心医疗”的温暖

整个手术过程中,易爷爷始终处于安静无痛的状态中,十分平稳。术后查房时,洪浪教授俯身轻握老人微凉的手,用清晰、温暖的语调在其耳边说道:“老爷子,您很棒!血管很通畅了,心里的‘堵’疏通了,我们打赢了这一仗,安心休息养好身体。”

这温馨一幕,以顶尖技术突破生理与疾病的极限障碍,以无痛策略减轻认知屏障下的痛苦与恐惧,以一言一行传递对生命的尊重与温情。这正是落实萍乡市人民医院“三名”“三更”工程,身体力行倡导该院“六个医疗”的核心体现,持续构建和完善的“高危高龄患者一站式多学科诊疗平台”,成为赣西地区乃至更广范围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坚实生命后盾。


守护心健康,远离冠心病威胁

冠心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基础病管理,可有效延缓或预防其发生发展。

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务必戒烟;严格限制酒精。

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是典范:多吃蔬果、全谷物、鱼禽、坚果、豆类;用植物油(如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少吃红肉、加工肉、精制碳水、含糖饮料、高盐食品。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运动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控制体重:BMI保持在18.5-23.9,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管理压力,保证睡眠:精神压力和睡眠不足影响心血管健康。


掌控“三高”:关键防线

高血压:定期监测,遵医嘱服药,血压达标(一般<140/90 mmHg)。

高血脂:尤其关注“坏”胆固醇(LDL-C)水平,医生根据风险分层设定目标值,必要时使用他汀、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等药物。

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HbA1c一般<7%),同时关注血糖波动情况。


定期体检与预警信号识别

40岁以上尤其高危人群(吸烟、三高、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应定期检查(血脂、血糖、血压、心电图)。

识别心绞痛信号:胸部压迫感/疼痛/紧缩感(常在活动、情绪激动时出现,休息可缓解);可能放射到左肩、臂、颈、下颌或背部。警惕不典型症状(如老年人或女性的消化不良、极度疲乏、气短)。

突发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伴大汗、恶心、濒死感——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人民医院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