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强医为民”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专访萍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绍华
发布时间:2023-05-24 点击数:12882
不断推进“三名”“三更”等工程的背后,是一所市级医院的筹谋、深耕与担当。2023年5月6日,《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专访萍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绍华,发表《领导力|刘绍华:强医为民》一文。
“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坚持正风肃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023年2月20日,萍乡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萍医”)召开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会上,萍医党委书记刘绍华指出,各支部、各科室要提高政治站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敢为人先、争当标杆”的气魄担当,聚焦“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总体目标,不断推进“三名“”三更”工程及“八个更加注重”的落实,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贡献力量。聚焦高质量,践行发展目标,持续做强学科,精细化运营,以领导干部年度“3+5+X”考核、“三名(名医名科名院)”、“三更(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等工程为抓手,近3年间,萍医的医、教、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步入新赛道。
20余年来,从普通医生,到外科主任,再到县级医院的院长,及至成为萍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兼萍乡市卫生学校校长,直到于2019年10月成为萍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绍华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医政医管经验,拥有了多元化的管理思维和广阔视野。这也成为其任医院掌舵人之后,短短3年间引领医院实现巨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这一切和管理团队的齐心协力和全员的凝心聚力息息相关。”刘绍华感慨,过往3年,医院一方面响应上级号召坚决进行疫情防控,一方面保证正常医疗开展,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患者诊疗需求。尤其是2022年11月初至12月底两个月间,萍乡市人民医院先后历经保障急危重症、放化疗和血透患者的正常诊疗,以及后期应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暴发的严峻考验。所幸,该医院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交上了亮丽的成绩单。
“学科建设是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必然路径。”刘绍华介绍,自2019年年底开始,萍乡市人民医院以“三名”工程为抓手,不断推进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优势学科品牌;加快培育重点专科;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科良性竞争与协调发展;推进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另一方面,以“三更”工程为抓手,制定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学科发展重点;强大急诊体系,高位推动“六大中心”建设,提升院前急救能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努力破解服务堵点、痛点、难点、焦点。
截至目前,“高原上建高地”,以“六大中心+多中心”建设为强化学科间协作的核心关键,该医院在以原有国家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出血中心为主体的“六大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又获中国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项目,多学科集群协同效应凸显。
2019年,萍乡市人民医院开始探索一系列奖评激励机制,先后出台了《医院领导干部3+5+X考核方案》和《高质量发展学科评选方案》。前者为个人考核,后者是对整体学科的考核。该医院党委先后制定了全新版本的《医院领导干部3+5+X考核方案》和《“学科高质量发展奖”评选方案》。现共有9个核心指标,分别从重大决策落实、廉洁医院建设、党建引领、“三名”工程(名医、名科、名院)与学科建设、领导干部3+5+X考核、“三更”工程(更有质量、更加安全、更有温度)建设、年度科室预算完成情况、科研教学等维度科学量化考评数据,对所有学科发展全方位进行考评。
“将指标逐项落实,对标对表,深挖数据背后的意义,注重细节和成本意识,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刘绍华强调,近3年间,萍乡市人民医院以创建“六有六规范”基层工会为抓手,不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健全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了院务公开,令热点问题以及重大事项和管理过程置于阳光下,意在推动勇于担当、敢为善为的干部和员工大量涌现。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刘绍华介绍,当下,破解患者外流外转、车位紧张、优质学科发展受限等问题成为该医院管理团队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2年,萍乡市人民医院迎来契机。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萍乡市委、市政府提出“提质扩能畅通工程建设项目”。
刘绍华解释,这一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提质”是软硬件水平、学科建设、服务品质、诊疗环境、科研教学、人才队伍等全方位提质;“扩能”是医院规模、学科布局、救治能力、服务能力、文化锻造等全方位扩能;“畅通”是交通流向、信息数据、就医体验、办事流程、运营效率等全方位畅通。该项目预期于2025年年初建成投用,新建的医技综合楼、肾病中心与核医学楼、学术培训楼及地下停车场等,用以改造院内交通组织体系、环境整治、智慧医院建设等10余项工程,将为该医院带来新活力、新动能。
在2021年和2022年江西全省的DRGs综合评价排名中,萍医均位居全省第六;医院在绩效国考中排名全国前15.4%,获评A等级,整体呈现公益性更强、服务更优、人才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新态势。
刘绍华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萍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萍乡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从事普通外科、传统中药材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领域的相关研究。
“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坚持正风肃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023年2月20日,萍乡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萍医”)召开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会上,萍医党委书记刘绍华指出,各支部、各科室要提高政治站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敢为人先、争当标杆”的气魄担当,聚焦“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总体目标,不断推进“三名“”三更”工程及“八个更加注重”的落实,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贡献力量。聚焦高质量,践行发展目标,持续做强学科,精细化运营,以领导干部年度“3+5+X”考核、“三名(名医名科名院)”、“三更(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等工程为抓手,近3年间,萍医的医、教、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步入新赛道。
学科攻坚
2023年2月17日,萍医泌尿外科召开了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工作推进会。会上,刘绍华强调,包括泌尿外科在内,该医院多个临床学科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学科发展永无止境,接下来,萍乡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要把握四点要求:一是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运行、高水平呈现;二是要继续以人民为中心,为老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三更”服务;三是要继续提升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科高效运转、高位运行;四是继续打造学科品牌力、影响力,形成引领赣西地区的示范学科和标杆学科。20余年来,从普通医生,到外科主任,再到县级医院的院长,及至成为萍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兼萍乡市卫生学校校长,直到于2019年10月成为萍乡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绍华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医政医管经验,拥有了多元化的管理思维和广阔视野。这也成为其任医院掌舵人之后,短短3年间引领医院实现巨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这一切和管理团队的齐心协力和全员的凝心聚力息息相关。”刘绍华感慨,过往3年,医院一方面响应上级号召坚决进行疫情防控,一方面保证正常医疗开展,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患者诊疗需求。尤其是2022年11月初至12月底两个月间,萍乡市人民医院先后历经保障急危重症、放化疗和血透患者的正常诊疗,以及后期应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暴发的严峻考验。所幸,该医院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交上了亮丽的成绩单。
“学科建设是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必然路径。”刘绍华介绍,自2019年年底开始,萍乡市人民医院以“三名”工程为抓手,不断推进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优势学科品牌;加快培育重点专科;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科良性竞争与协调发展;推进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另一方面,以“三更”工程为抓手,制定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学科发展重点;强大急诊体系,高位推动“六大中心”建设,提升院前急救能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努力破解服务堵点、痛点、难点、焦点。
截至目前,“高原上建高地”,以“六大中心+多中心”建设为强化学科间协作的核心关键,该医院在以原有国家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出血中心为主体的“六大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又获中国心衰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项目,多学科集群协同效应凸显。
精益征程
“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在刘绍华看来,提升萍乡市人民医院医、教、研水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重要途径。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近3年间,相继引进了病理、呼吸、肝胆、麻醉、肿瘤等学科实用型、紧缺型人才,不断释放学科建设的“驱动力”,极大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2019年,萍乡市人民医院开始探索一系列奖评激励机制,先后出台了《医院领导干部3+5+X考核方案》和《高质量发展学科评选方案》。前者为个人考核,后者是对整体学科的考核。该医院党委先后制定了全新版本的《医院领导干部3+5+X考核方案》和《“学科高质量发展奖”评选方案》。现共有9个核心指标,分别从重大决策落实、廉洁医院建设、党建引领、“三名”工程(名医、名科、名院)与学科建设、领导干部3+5+X考核、“三更”工程(更有质量、更加安全、更有温度)建设、年度科室预算完成情况、科研教学等维度科学量化考评数据,对所有学科发展全方位进行考评。
“将指标逐项落实,对标对表,深挖数据背后的意义,注重细节和成本意识,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刘绍华强调,近3年间,萍乡市人民医院以创建“六有六规范”基层工会为抓手,不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健全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了院务公开,令热点问题以及重大事项和管理过程置于阳光下,意在推动勇于担当、敢为善为的干部和员工大量涌现。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刘绍华介绍,当下,破解患者外流外转、车位紧张、优质学科发展受限等问题成为该医院管理团队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2年,萍乡市人民医院迎来契机。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萍乡市委、市政府提出“提质扩能畅通工程建设项目”。
刘绍华解释,这一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提质”是软硬件水平、学科建设、服务品质、诊疗环境、科研教学、人才队伍等全方位提质;“扩能”是医院规模、学科布局、救治能力、服务能力、文化锻造等全方位扩能;“畅通”是交通流向、信息数据、就医体验、办事流程、运营效率等全方位畅通。该项目预期于2025年年初建成投用,新建的医技综合楼、肾病中心与核医学楼、学术培训楼及地下停车场等,用以改造院内交通组织体系、环境整治、智慧医院建设等10余项工程,将为该医院带来新活力、新动能。
在2021年和2022年江西全省的DRGs综合评价排名中,萍医均位居全省第六;医院在绩效国考中排名全国前15.4%,获评A等级,整体呈现公益性更强、服务更优、人才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新态势。
“接下来,以智慧医疗赋能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科研水平提档升级,‘业财融合’强化成本管控,实现临床科室和行政科室更有效协同是新任务、新目标。”刘绍华最后表示。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