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3月3日全国“爱耳日”市二医院举行大型义诊公益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加

3月3日全国“爱耳日”市二医院举行大型义诊公益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加

发布时间:2022-02-28 点击数:11874
0

|健康科普  预防疾病|

■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传播健康知识,弘扬健康文化,3月3日第23个全国爱耳日,届时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团队将于3月3日在医院门诊大楼举办大型义诊公益活动,热忱欢迎广大萍乡市民前来参加。



3.3第23个全国爱耳日

■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及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也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就是听力损失的高危人群:

1)经常戴耳机听歌,尤其是在坐公交、地铁时。

2)经常掏耳朵,尤其是硬物(如挖耳勺、指甲)来掏。

3)居住、工作环境噪音较大、或经常去KTV、酒吧。

4)经常大力擤/吸鼻涕。

5)经常耳鸣。

6)患过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等耳疾病。

7)服用过氯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等。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倡安全用耳,科学维护,提高群众爱耳、护耳意识,重视听力康复,预防听力损失,让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现场义诊|

时间

3月3日 上午   08:30-11:30

地点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  三楼301室耳鼻咽喉科

内容安排

1.当日免专家挂号费义诊。

2.免费电耳镜检查(不限人数)。

3.前20名纯音测定、声阻抗、耳内镜等免费。

4.健康知识讲座。

5.现场教学“耳保健操”。

6.参加健康讲座活动的发放精美小礼品。


咨询热线

0799-6789131

谢主任13879953597

徐医师19970493113




知识点
3月3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中国的爱耳日,也是世界听力日。


Q
为什么定3月3日为爱耳日呢?


A:阿拉伯数字3与人的耳朵相似。


Q
今年全国爱耳日、世界听力日的主题?


A: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世界听力日主题定为:“谨慎用耳,耳聪一生!”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 care!



Q
爱耳日的由来?


A:

1998年3月,《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提出,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3月3日中国的“全国爱耳日”确定为“世界听力日”。


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听力语言残疾者2780万,是世界上听障人数最多的国家。


认识听力受损的程度



2021年WHO听力损失分级标准


看看图更直观


听力障碍高危人群需警惕



1.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2.曾患其他耳部疾病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等;

3.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4.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例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以及一些抗癌药物;

5.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如何爱护?以下几点须注意




1.生病不要乱吃药,警惕耳毒性药物的危害;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必须使用,一定要遵从医嘱


2.音乐爱好者耳机党,安全用耳;



经常戴耳机音乐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入耳式耳机听音乐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
(1)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掩盖噪声,人们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更容易造成伤害。
(2)睡前切记摘下耳机。入睡后耳朵处于休眠状态,防止长时间的声音输出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3)时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远离一切对耳朵、听力造成伤害的不利因素。

3.个体防护:在噪音环境下活动时注意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这是阻隔噪音、减少听力损害的有效措施。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保护听力至关重要。生活中正确用耳包括:

(1)不经常挖耳;

(2)保持耳道干燥;

(3)正确擤鼻;

(4)及时治疗耳部疾病。



古人把“耳聪目明” 总结为聪明,可见良好的听力、视力是我们拥有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对于怎样爱护我这个重要器官,你们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在爱耳日到来之际,青少年朋友学业重、用耳频繁,易受噪声侵害,是“安全用耳”知识最应该普及到的对象。


远离噪音、保护耳朵、保护听力!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长久享有聆听美妙声音的能力!

(编辑:李锡念)

来源:耳鼻咽喉科 黄秀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