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红色活动“入人心”、爱心食堂“暖人心”…让村民感受“幸福来敲门”
萍乡扎实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党史教育,延续“红色精神”
爱心食堂,吃出“幸福味道”
道路改造,提质“便利出行”
……
深挖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精神
深冬时节,寒风冷雨,彭高镇华源村邓贞谦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内暖流涌动,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瞻仰革命文物等活动,让游客接受党史教育熏陶。
华源村是邓贞谦烈士故乡。该村深入挖掘邓贞谦烈士革命故事,依托邓贞谦烈士墓和邓家祠堂改建的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目前,已接待团队超100批次。
彭高镇注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入“红”元素,创新打造以华源村邓贞谦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红星广场为一体的党性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回顾烈士生平事迹、品读红色家书、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沉浸式”专场主题党日活动,并围绕邓贞谦烈士革命史拍摄了长达15分钟的专题微视频党课……一个个创新的宣教载体,用充满时代气息的生动语言,力求“把党史知识讲活、讲透”。
彭高镇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资源和文艺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阵地,开展“亲情连线”、红歌汇演、红歌拉唱、党史知识竞赛等文艺活动36次,各类主题志愿活动100余次,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8000余人次,创新并持续推进“互联网+包户制”群众工作法,广泛召开“屋场贴心会”,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回应群众关切
增进民生福祉
“今天有豆腐炒肉、胡萝卜炒肉、豆角和紫菜蛋汤,在这里我吃上了热饭热菜,饭菜的味道也很好!”在东山村爱心食堂,东山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思甜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开心地说。
2021年9月1日,东山村爱心食堂迎来“开学第一餐”。爱心食堂的开办,不仅解决了村中56名学生的吃饭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在外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彭高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梳理出涉及出行、住房、就学等领域的92件民生实事重点督办。目前,该镇开设的“爱心食堂”“幸福食堂”“老年学校”“老支书调解室”等已投入使用,全镇90%的乡村公路实现了沥青路面改造提升,投资380余万元的坛华至马棚乡道122线也于1月20日正式通车,彭高老街和农贸市场改造、坛华水库加固等群众亟盼解决的民生项目全部竣工,老旧小区改造、彭高新桥建设等项目正有条不紊推进中……
住得舒适了,已完成1个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另一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正稳步推进;出行方便了,9个村基本实现“沥青路组组通”;生活更好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400余个,转移农村劳动力600余人;城镇更美了,完成房相改造600余栋,建设新农村点70多个;配套更优了,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健身广场等阵地建设,新建一所乡镇敬老院;保障更全了,2021年全镇4690人享受失地农民养老保障,2558人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
(编辑:李锡念)
来源:经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