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奋楫笃行开新篇——2021年萍乡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奋楫笃行开新篇——2021年萍乡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2-02-25 点击数:10126
0

知常明变者赢,

守正创新者进。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行的足迹。刚刚过去的2021年,踔厉奋发的萍乡,萍莲高速公路提前建成通车,“八个聚焦”等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佳禾电声等一批“5020”项目落地投产,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萍乡速度”“萍乡温度”处处呈现,“萍乡故事”“萍乡声音”处处传扬。

       回望2021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围绕党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全市多项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主流思想舆论高昂奋进,意识形态领域健康平稳,为我市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文化支撑。





理论武装 春风化雨



       理论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

       持续不断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让我们的事业和发展焕发出强大生机和蓬勃活力,不断续写“春天的故事”。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持续兴起。

       安源山上,松柏葱茏。庄严而肃穆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巍然耸立。去年4月20日,萍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这里开展了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纪念馆大厅,面对鲜红的党旗,市委书记陈敏右手握拳、字字铿锵,带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传承安源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坚定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决心。大家还聆听了《毛泽东与安源》《永远的追随》两堂微党课,同唱《把一切献给党》,回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开展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



▲微党课《毛泽东与安源》


       打好“组合拳”,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持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主题主线,去年以来组织开展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开展专题研讨6次。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引导党员干部形成天天学、及时学、深刻悟的良好习惯。

      讲好“百姓话”,基层宣讲深入人心。去年,我市选调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组成市委宣讲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深入各县区、学校、企业、机关、乡镇等开展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1700余场,受众35万余人次;组织开展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1600余场,受众30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宣讲1200余场,受众12万余人次。“学习伙伴”理论宣讲队荣获全国2021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在中央“三报一刊”发表重点理论文章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接地气,有人气!萍乡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突出“关键少数”,我市把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引导全市上下形成了学党史、讲党史、用党史的热潮。高规格举办全国性“安源精神”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活动,受到中央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

       注重把学史力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全过程,结合“群众贴心人”活动和“八个聚焦”民生实事,完成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452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保障可持续。


文明创建 成色更足



      创建让城市更美好,群众更幸福。

      在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萍乡继续坚持创建为民,巩固创建成果,注重常态长效,勇攀“文明高峰”。

      去年10月15日,在全市建设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布置会上,市委书记陈敏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既关系到萍乡的荣誉和发展,也是人民群众对新一届领导班子使命担当的一次检验,要以更高标准、更硬举措、更严作风接续奋斗,建设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试点城市,为打造“最美转型城市”提供强大支撑,注入强劲动力。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我市高位常态长效推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列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定期调度、投入保障、督导通报、约谈问责和线片联创网格化管理、楼长制、路长制、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等常态长效机制;全面落实《萍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萍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萍乡市养犬管理条例》,文明交通、文明养犬、市容市貌、占道经营等城市精细管理初步形成常态长效;市级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督导调度,各单位各部门主动担当、联动配合,充分激发了全市上下干部群众创建美好幸福家园的内在动能。


▲萍乡首批“小安”多功能便民宠物服务箱,获得市民纷纷点赞!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我市坚持为民惠民利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农贸(集贸)市场改造,狠抓管网线整治,解决停车位不足,全覆盖开展垃圾分类;不断完善社区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10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健全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信息服务。认真梳理统筹推进12项硬件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和13项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解决群众身边实际问题近3600个。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190个,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82个,惠及居民4万多户。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完成103.4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9.3%。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我市倾力做好“四篇”结合文章。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大举措,加快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城市建设;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与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结合起来,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与治理效能提升结合起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与城乡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做好增进民生福祉、深化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促进平安和谐等工作。

      我市致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统筹创建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工运摇篮 小城大爱”创建品牌成色更足。制定建设更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行动方案,统筹推进硬件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和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解决群众身边实际问题。

      在全市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80个。持续抓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人物选树宣传工作,积极开展“中国好人”“江西好人”推荐和“萍乡好人”评选活动,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人被评为“江西好人”,“中国好人”“江西好人”总数分别达到88人和102人。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在接待来访群众咨询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萍乡市“童心向党”六一文艺活动暨“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等活动,萍乡市卫生学校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萍乡市教育局获评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段华胜获评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萍乡创建成效得到中央文明办高度认可。去年,萍乡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金秋十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在成都开班,萍乡等4个城市作了典型发言。


舆论宣传 多彩生辉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2021年6月20日,萍乡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活动在安源广场举行。萍乡儿女以“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向党深情告白,用纵情的欢歌、红色的追忆来诉说红色安源的荣光。

      去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紧紧围绕“勇担新使命,启航新征程,为打造‘最美转型城市’而不懈奋斗”这一主题,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主流思想舆论高昂奋进,为我市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提供思想保障、汇聚磅礴力量,讲好萍乡故事、奏强萍乡声音。

      主题宣传精心组织策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出新出彩。制定下发了《萍乡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总体方案》和《关于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对全市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和“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围绕“党的节日、人民的盛典”这一主题主线,结合萍乡实际,组织开展了“永远跟党走”系列快闪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萍乡市“童心向党”六一文艺活动暨“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等活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活动


       内外宣同频共振。去年,我市对外新闻报道在中央和省级主流传统媒体共上稿177篇,其中央视新闻联播26条;连续推出《上新!一座烟煤之城的重生》《风电交加——一个中部城市交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业》等系列长篇重稿,浓墨重彩地报道了萍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明显成效。中央主流网络媒体首页上稿355篇;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投稿上稿354篇。内宣方面,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等专栏,聚焦“十四五”开局、开启新征程、迎接建党100周年等主题推出一大批优质稿件,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心向“融”  一路生花


       深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我市在全省先行先试开展市级媒体融合改革,并在全省率先组建市级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整合原萍乡日报社与原萍乡广播电视台,成立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对员工进行了全员竞岗,提出了架构重建方案、薪酬管理试行办法。全面整合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资源,全力打造具备“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三大功能的全新融媒体客户端“今彩萍乡”,构建“两微一端一网一抖”的新媒体矩阵,积极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传播,主流媒体影响力传播力不断提升。2021年3月以来,共有20余条抖音作品播放量超过千万,百万以上播放量的抖音作品多达上百条,单条播放量最高2600余万。

       经过一年来的运行,初步实现了“组织架构重建、采编流程再造、媒体资源重配、制度体系重设、产业多元发展”的改革目标,主力军上主战场迈出坚实步伐。


文旅融合 花开正红


       2021年12月21日,以“萍水‘乡’逢 共享‘味’来”为主题的“2021赣菜美食文化节”在萍乡成功举办,擦亮了赣菜美食名片,推动赣菜美食文化走出去。萍乡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文化自信力增强。




▲12月21日—12月23日, 2021赣菜美食文化节在萍乡南正街举办。

       去年,我市加快推动文旅融合,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功,市文化艺术中心、武功山地质博物馆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加大安源近代工运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有序推进安源路矿旅游景区创5A工作。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5.1个百分点。大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全市现有在建文旅项目55个,总投资441.63亿元,去年新竣工文旅项目3个。

       文化引领,拥抱幸福。我市注重地方特色,强化精品意识,以好人胡启初为原型的电影《起初》入围亚洲国际电影节和国际残疾人电影节(法国),歌曲《山青水秀好家园》登上央视音乐频道,发布了《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一书,全方位展示了萍乡音乐近百年来的发展轨迹;萍乡市江西莲花落、萍乡市傩舞(萍乡耍傩神)两个项目列入第五批国家非遗项目名录。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完成了采茶戏《一支枪》的剧本创作及相关项目申报工作,举办“萍乡——深圳龙岗红色书法展”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文化获得感认同感明显增强。

       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凸显了萍乡持续提升的文化软实力,赣西文化堡垒的气韵风姿华丽绽放。


       逐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

       2022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将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持续书写萍乡宣传思想工作的精彩华章,奏响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的最强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