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双减”春风,展多彩画卷——通济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纪实
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通济小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大力推进“5+2”课后延时服务活动。
解读政策 逐层发动
为了切实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学校成立了课后延时服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课后延时服务专项会议,解读政策,完善措施,逐层发动,从活动组织、服务内容、教师调配等方面入手,统筹安排和调度,推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落实落细落好。
调研家长 立足需求
学校根据上级有关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顺应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印发了“课后延时服务告家长书”“自愿参加延时服务申请表”等资料,制定合理的课后延时服务计划,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和多样化需求,积极开展以作业辅导、体育、艺术、阅读等课后服务特色培养兴趣班,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努力做到让孩子有所得、有所乐,为孩子的多元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
多彩课程 助力成长
安静的教室里,一个个充满疑问的眼神,总能吸引老师们的目光。他们伏下身子,耐心指导,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及时做好孩子们的作业指导和反馈答疑等工作,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绘画课上,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五彩的线条描绘着心中纯真的、多彩的世界。
舞蹈课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翩翩起舞!
操场上,足球、篮球、田径,奔跑的少年,肆意的青春与活力。在多样的体育活动中交织碰撞出强有力的运动之音。
合唱课上,孩子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歌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落实“五项管理”,开展课后延时服务,通济学子们的欢声笑语荡漾在充满温情的教室、欢乐的球场、多彩的画室……我校将继续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不断优化课程资源,努力为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护航。
(编辑:李锡念)
来源:安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