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师芦溪行丨学唱音、练发声!这场下乡声乐课,让长丰乡学子收获满满
芦溪山水藏文脉,师者匠心谱新篇。当省市文化导师循着这方山水的召唤踏浪而至,用专业的眼光挖掘芦溪文化的深层肌理,以炽热的情怀点燃传统文化复兴的星火,文化便有了新的注脚。为了让更多人领略这场文化交融的盛宴,县融媒体中心特开设《文化导师芦溪行》专栏,带您跟随省市文化导师的脚步,穿梭于芦溪的街巷村落,探寻文化传播的动人篇章。
近日,“市级文化导师下乡”声乐培训专场在长丰学校温情开课。中国民族男高音研究会会员、省声乐专业委员会会员、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市级文化导师李辉,与40名小学生齐聚一堂,围绕“学唱音、练发声”展开专业教学,开启了一场干货满满的音乐学习之旅。
课堂上,李辉先以互动破冰——或是询问大家喜欢的儿歌,或是带领玩节奏拍手游戏,在轻松氛围中把“发声技巧”“音准把控”等抽象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学得会的内容,让专业训练不再枯燥。
练发声时,他用“吹蜡烛式轻轻呼气”“像小鼓一样用肚子发力”等形象比喻,手把手教孩子们掌握正确呼吸方式;通过模仿小鸟清脆鸣叫、小猫温柔轻唤的练习,帮大家精准找到发声位置,纠正“扯嗓子唱歌”的误区。学唱音环节,他挑选简单易唱的曲目片段,逐句带孩子们找音高、辨音准,还不时走到孩子身边,一对一调整坐姿、纠正发声姿势。遇到音准偏差、节奏不稳的学生,他耐心示范对比,反复带领跟练,用“这个音比刚才准多啦”“再调整下呼吸就更稳了”的鼓励,帮孩子们建立歌唱信心。
“以前唱歌总找不准调,嗓子还累,今天李老师教我‘用肚子发力找声音’,跟着练了几遍,感觉音准稳多了!”长丰乡学校五年级学生吴可非上完课后,开心地分享自己的收获。对长丰乡的孩子来说,这次聚焦“学唱音、练发声”的培训意义非凡。当地优质艺术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多数孩子此前从未接触过系统的声乐训练。此次活动搭建起专业导师与乡村学子的桥梁,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实用的发声、唱音技巧,更在心底种下了音乐梦想的种子,为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审美素养打下基础。
长丰乡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万春表示:“我们的乡村孩子渴望接触优质艺术教育,这次邀请市级导师进校园,就是想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学好‘发声、唱音’这些基础技能,帮他们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李辉老师也希望,未来能继续参与“文化下乡”活动,把更多聚焦基础技能的声乐教学带到乡村校园,为乡村教育注入艺术活力。
(编辑:李锡念) 来源:今日芦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