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淼:以心换心解纷忧 扎根基层护平安
“哐当”一声,60岁的孤寡老人老李揣着菜刀闯进邻居家,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怒火。无儿无女、无亲无故的他,因宅基地边界纠纷积压了半年怨气,这天终于爆发,险些酿成一桩登上新闻的血案。接到报警的邓绍淼赶到时,刀刃还闪着寒光——这是他处理过最棘手的纠纷之一,“说实话,当时心里确实发怵。”
这位1986年出生的中国共产党员、经开分局福田派出所副所长,有着特警支队、治安大队的多岗历练经历。2023年来到福田派出所分管社区警务后,他在三个自然村、近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守护着约10000名群众的平安,用一次次直面矛盾的担当、一件件暖民心的实事,成为了百姓心中“最靠谱的人”。
解纷有“巧劲”:于危急处见真章
面对提刀的老李,邓绍淼没敢贸然上前。他先到村委会翻档案,得知老人领了多年低保,每月1000元是唯一生活来源,又跟邻居深谈,弄清是老李觉得对方占了半米地,“被欺负得抬不起头”。
第一次登门,他没给老人辩解的机会,板着脸直指提刀闯祸的严重性。见老李低头沉默,他故意加重语气:“再这样冲动,低保都可能被取消!”这话像重锤砸在老人心上,原本紧绷的身子晃了晃,说话也开始颠三倒四。眼看火候到了,邓绍淼立刻找村委会一起“唱红脸”,劝老人“知错能改就有机会”。三天后,他带着向政府争取的米和油再上门,老人摸着油桶掉了泪:“共产党好,人民警察好啊!”如今老李不仅和邻居冰释前嫌,还专门送了面锦旗到警务室。
“矛盾就像打结的绳,硬拉只会更紧,得找对绳头慢慢解。”这是邓绍淼的心得。从事社区警务以来,他处理的“烫手山芋”远不止这一件:6起重大婚外情矛盾纠纷,他抽丝剥茧理清是非;3次在楼顶劝回跳楼轻生者,用两小时倾听焐热绝望的心;1起预备饮毒自杀事件,他连夜上门用鲜活案例重燃对方希望。他的调解从不用官话,给抽烟的递支烟“顺顺气”,给哭泣的递包纸巾“缓缓神”,笔记本上记满群众的委屈,“把人当人看,才能把事摆平。”
为民有“实劲”:把琐事当大事办
在邓绍淼心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建了23个警民微信群,600多起求助在这里“秒响应”:谁家稻田干旱,他扛着水管去灌水,15次自付电费守到田垄湿透;谁丢了金器,他调监控、访街坊,耗一整天帮着找回;暴雨后积水堵路,他蹚着污水疏通沟渠,直到积水退去才发现脚被划伤。
农村夜路暗、电线杆多,他买来反光条逐个张贴;防溺水关键期,他上山砍竹子扎防护栏,自建10套防水设备,100多次巡逻中劝回5批河边游泳的孩子,100多场警民座谈让“安全弦”深入人心,辖区实现“零溺水”。他还排查整改100起交通隐患,查处2起非法运输烟花爆竹案,发布600多次预警提醒,成功为群众保住19.84万元养老钱,把反诈防线筑到了群众家门口。
担当有“韧劲”:危难前敢扛重担
从特警的冲锋陷阵到社区的默默坚守,邓绍淼的“拼劲”始终未改。2022年支援吉安疫情防控39天,他在封控区昼夜值守,用脚步丈量每一条街巷;如今扎根基层,他仍保持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巡逻日志里记满了“张大妈家屋顶漏雨”“李大叔家孩子没落户”等琐碎事。
这份坚守换来了群众的信赖,也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市局嘉奖2次、优秀公务员5次、市局十佳社区民警2次。面对赞誉,他总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从夺下老李手中的菜刀,到田埂间浇透的禾苗,再到微信群里的一句“谢谢邓警官”,邓绍淼用最朴素的行动证明:把群众装在心里,就没有解不开的结、办不好的事。这位80后民警,正用初心与担当,在基层沃土上书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生动注脚。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安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