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安源区八一街:以“凡人微光”聚“文明星河” 让好人之花遍地芬芳

安源区八一街:以“凡人微光”聚“文明星河” 让好人之花遍地芬芳

发布时间:2025-08-26 点击数:15484
0

在八一街的街头巷尾,总有一些身影温暖人心;在寻常日子里,总有一些善举打动你我。近年来,八一街深耕好人文化沃土,从挖掘身边好事到宣扬好人精神,从建立好人库到关爱好人生活,让好人从一个个名字,变成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更成为全街崇德向善的精神坐标


凡人善举好人典型

每段故事都暖到心底

“好人”从不遥远,他们或许是清晨路口疏导交通的志愿者,是常年照顾患病家人的邻居,是默默帮扶困境群体的普通人。在八一街,街道、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化优势,像“寻宝”一样寻找身边的善意——社区网格员走街串巷听故事,居民你一言我一语荐好人,层层挖掘、细细筛选,把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凡人善举”一一拾起,慢慢攒成了一座沉甸甸的“好人库”。

这里面,有银发志愿者段华胜30余载春秋不离不弃,以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唤醒迷途青年心中的光明;有志愿先锋刘乐萍十余年奔走在公益一线,从交通路口到孤寡老人床头,他的足迹连成爱的轨迹;有公益达人章世惠51年深耕公益路,从社区的烟火日常到老人的温暖笑靥,从马路的斑马线旁到高铁站的候车室中,用脚步丈量初心,刻下了超乎寻常的坚持印记;有情义守护者黄秀英十年如一日坚守,不离不弃照顾患病前夫,用坚持诠释了人间至善的情义……这些摘下光环依然朴素的身影,恰似繁星点点,织就了八一街上最美的银河。

截至目前,这座“好人库”已走出3 位“中国好人”、6位“江西好人”、22位“萍乡好人”,还有4人获评萍乡市道德模范。他们用行动证明:平凡人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微小的善意也能汇聚成照亮人心的光芒。


故事分享精神传递

让好人精神遍地生根

“好人”不仅要被看见,更要被学习;好人故事不仅要被听见,更要让精神传下去。八一街深谙这一点,把“身边人讲身边事”做成了最动人的“道德课堂”——组织 “好人”们走进校园,给孩子们讲坚持与责任;走进社区,和居民聊奉献与温暖;走进企业,跟职工谈初心与担当。

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宣讲活动100余场,受众人数达3000余人次。有孩子听完段华胜的故事后说:“以后我也要帮助有困难的人”;有居民听完刘乐萍的分享后,报名成为了志愿者……好人精神就像一颗种子,在听故事的人心里悄悄发芽。

同时,八一街还借助各级媒体平台,把“八一好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通过立体化的宣传,“八一好人”不再是“家门口的榜样”,更成为了更多人学习的标杆,让道德的力量突破地域的界限,形成一道亮眼的“正能量辐射线”。


宣扬好人关爱好人

让善意循环有温度

“我们既要让好人有荣誉,更要让好人有依靠。”这是八一街打造好人文化时的初心。在宣扬好人精神的同时,街道始终把“关爱好人”放在心上:对生活困难的“八一好人”,主动上门了解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帮他们解决就业难题,为他们申请救助政策,逢年过节送去慰问和关怀。这种充满温度的社会回馈,既让好人感受到组织的关爱,也让更多人看到“好人有好报”,更愿意加入到行善的队伍中来,形成了“做好人、敬好人、帮好人”的良性循环。

如今的八一街,走在路上,能看到“好人榜”上熟悉的面孔;聊起家常,能听到身边好人的新鲜故事;参与活动,能感受到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聚力六大工程,打造好人品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在八一街每个角落的温暖实践—— 它让“好人”成为城市的精神名片,让善意成为发展的内生动力,更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温度、幸福的滋味。

未来,八一街还将继续深耕好人文化,让更多“凡人微光”汇聚成“文明星河”,让好人之花越开越艳,让崇德向善的新风尚,在八一大地蔚然成风!

(编辑:李锡念)

来源:八一街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