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座古窑”出发!芦溪这场展览让“四张名片”更出彩
为全面擦亮“一座古窑、一座名山、一篇名作、一个神话”四张名片,充分彰显芦溪独特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魅力,8月20日,“探秘辣美芦溪・感受红土深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萍乡窑精品展”正式拉开帷幕。这场融历史回溯、文化传承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展览,既是对“一座古窑”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更以瓷为媒串联起地方文脉与红色记忆,为“四张名片”的传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厅之内,260件芦溪南坑窑精品瓷器静静陈列,从南宋年间朴拙厚重的日用瓷,到历代巧夺天工的工艺瓷,每一道纹路都凝结着岁月的呼吸,每一抹釉色都沉淀着时光的故事。特别设置的“窑火映山河”展区,堪称此次展览的点睛之笔。泛黄的抗战时期窑业档案、斑驳的窑工抗战遗物,将瓷器的千年传承与民族危亡之际的抗争精神紧紧相连,观众在凝视瓷艺之美的同时,更能读懂“守护文化瑰宝便是守护民族根脉”的深沉内涵。土生土长的芦溪人刘梦醒站在展柜前久久驻足,眼中满是惊喜:“从小听老人讲南坑窑的传说,也常去南坑寻迹,但这么多精致瓷器集中亮相,还是头一回见。尤其是那些带着抗战记忆的展品,让我觉得特别震撼,既能带孩子读懂家乡史,更能让他明白,今天的安稳日子是多么来之不易。”

若说文物展是历史的回响,那同步开启的素坯涂色社教活动,便是传统与当下的对话。作为展览的“人气担当”,这项面向社会招募的互动活动,让千年制瓷技艺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走进生活。孩子们手握画笔,在洁白的瓷坯上肆意挥洒:有的小心翼翼地复刻着缠枝莲纹,让传统纹样在指尖重生;有的则天马行空,用现代笔触勾勒出心中的瓷韵。当指尖的温度与瓷坯的冰凉相遇,当童真的想象与古老的技艺碰撞,“传承”二字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它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流动在生活里的鲜活基因。

“启动只是序章,期待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听南坑窑诉说千年故事,品红土大地的文化深情。”芦溪民间艺术品收藏协会会长刘检的话语里满是期待。在他心里,南坑窑的瓷器早已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从南宋绵延至近代,每一件器物上都深深镌刻着时代的印记。此次260件精品集中亮相,尤其是融入抗战历史的特色展区,更让瓷器跳出了单纯艺术品的框架,化作串联历史记忆与精神血脉的纽带,不只能让家乡的文化底气被更多人看见,更能让年轻人明白,守护这些沉甸甸的“老物件”,就是守护脚下这片土地的根与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将持续一个月,感兴趣的市民仍有充足时间走进博物馆,亲身触摸这份厚重的文化记忆。
这场展览
既是一次文化成果的集中展示
更是一颗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当窑火的微光穿越千年
当红土的深情融入血脉
芦溪南坑窑的故事
正在被更多人听见、记住、续写
(编辑:李锡念)
来源: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