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三伏贴即将开贴 夏季养生日程表来啦!
2025年三伏天即将到来
三伏天正是一年之中
天气最热、阳气最旺的时期
湿热、食欲不振、酷夏难耐......
此时贴敷可以增强体质
帮助体质不佳的人群养护身体
还可以起到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何为三伏贴
三伏贴选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功效的中草药,贴敷于相应穴位,因为选用的药物具有辛温、走窜的特点,所以容易通过皮肤渗入浅表经络,结合穴位的作用,可以温阳助阳、温补脾肾、驱散寒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上工治未病。
如何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以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用贴须知
1、贴敷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疤痕体质者。
3、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
4、外用品忌入口,孕妇及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肺结核、肺癌咳血者禁用;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用此疗法。
5、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少数病人皮肤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红霉素、烧伤软膏,严重者应到门诊就诊。
6、在中医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敷贴,建议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暂不敷贴。
7、敷贴前需清洁皮肤,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过敏体质、发热、吐血者、孕妇勿用;糖尿病慎用。
8、成人可贴4-6小时,小儿2-4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适当缩短。贴药后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取下药贴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取下。
督灸疗法
督灸的作用
督灸又被称为“长蛇灸”,它是属于传统针灸疗法中灸法的一种,源于《黄帝内经》“病在骨者取督脉”“病虚寒者药灸之”。通过刺激背部督脉和督络借助暑夏之伏天(阳中之阳)炎热之气候,通过调理督脉气血、补气活血、温通经络、散寒祛瘀、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痹之证。
温阳督脉灸将经络腧穴、药物及艾灸疗法合于一体,共奏温阳补肾、通经活络、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改善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之功效,使机体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督脉灸疗法的疗程
1、“三伏灸”:可在初伏、中伏、末伏、加强灸期间各灸疗一次。
2、节气督脉灸:在三伏天期间10天灸疗一次,共4次。
3、保健督脉灸:每周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两周可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4、任督周天灸:任脉灸、督脉灸交替灸疗,每周一次,七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两周可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等。
3、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4、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6、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