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乡村振兴>“林改+林长制”双轮驱动 赋能产业助乡村振兴‌

“林改+林长制”双轮驱动 赋能产业助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04 点击数:15150
0

萍乡市创新实施"林改+林长制"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制度创新赋能林业发展,激活生态经济新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日前,芦溪县向萍乡市大安生态公益林场颁发了全县首本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这标志着该县在破解林业“确权难、融资难”问题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完成确权并获颁证书,为扩大林下种植奠定基础。我们计划进行融资扩产,新建‘国储林+藤茶示范区,带动村民入股;依托森林步道,打造森林旅游及康养体验区;盘活6万亩碳汇林资源,对接交易平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萍乡市大安生态公益林场副场长周其洪说。

一本证书激活万亩山林,也提高了当地村民参与产业的积极性。萍乡市大安生态公益林场副场长周其洪告诉记者,当地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后,预计可以带动6个村100多户实现人均增收超1万元。

芦溪县林业局副局长黄善新说:“我们将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林业经营收益权证贷款产品,加快国有林场、林业龙头企业、林业经营大户林业经营收益权证颁发,解决林业‘确权难、融资难’问题,推动‘资源变资产’,促进碳汇交易、林下经济、经济林和生态补偿市场化,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与此同时,我市还推行林长制“一长两员”,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林地权属,强化森林资源管护,促进产业发展,强化执法保障,推动林改从“分山到户”迈向“绿富同兴”。在湘东区,县级林长牵头协调金融机构“收益权证贷款”,村级林长组织村民入股合作社,形成“林长+经营主体+农户”的利益链条。

湘东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寨萍说:“我们以‘一长两员’为核心,构建了区、乡、村三级管护网络,实现了森林资源全覆盖监管。同时,我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确权颁证、流转交易等措施,盘活林地资源,引导农户带林入社。去年全区林业产值突破了7亿元,带动了7500户农户增收。”

近年来,萍乡市积极探索全域“林改+”工作。其中,上栗县依托林长制网格化管理,整合碎片化油茶林,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现代化油茶产业园。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油茶亩产收益提升21%,带动8万多农户增收。莲花县通过搭建林权收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撬动社会资本进山入林,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让“碳库”成为绿色发展新引擎。萍乡武功山景区则通过林旅融合‌,推动林区与景区规划衔接,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个,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周边村民通过民宿、特产销售户均增收2万元。安源区利用林长制协调机制,发展苗木花卉等产业,并通过“企业认养林地”模式,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双赢。

市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乐维表示,市林业局将持续改善林业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推动林权收储、经营权证登记,林业抵(质)押贷款等服务工作,不断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新业态,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聚宝盆”。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发布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