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医”路守护“夕阳红” 探访萍乡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医”路守护“夕阳红” 探访萍乡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6-30 点击数:15263
0

近日,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主体大楼一楼,只见独立的老年一站式就诊区里,一些老人在这里挂号、缴费、报到、候诊、就诊等,让老年人无需与其他患者一同排队、来回奔波,这是该院提升老年人就医便利的一项有力举措。


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集医疗、教学、科研、防保于一体,是江西省睡眠医学专科门诊重点建设专科、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市老年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科室深入开展老年友善医院建设,通过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行老年综合评估、推进银发医疗等举措,切实将“健康老龄化”理念落实到临床实践中,为老年人筑起健康屏障。多年来,该科室党支部获评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该院也先后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江西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一站式诊疗为患者减负

86岁的汪奶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还伴有疼痛、失眠等症状,长期辗转多家医院的多个科室就诊。她的用药清单上,密密麻麻地列着26种药物。像汪奶奶这样的老年共病患者,在我市并不少见。以往,这类患者就诊时面临诸多困扰,不仅要在不同科室间奔波,还容易因用药种类繁多而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为解决老年共病这一难题,老年医学科2022年正式开展老年共病多学科联合诊疗(MDT)。该团队以老年医学科医生为核心,会聚营养科、临床药学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配备专业护士及有关专科医师,构建起“1+5+X”多学科团队。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让“一身多病”的老年人能够一站式看病。

团队专家对汪奶奶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将她的用药种类从26种精减到8种,并对其进行全程管理和动态随访。如今,汪奶奶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聚焦老年综合征

除了老年共病,老年综合征也是困扰老年人的一大难题。老年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慢性疼痛、便秘、尿失禁、压疮、睡眠障碍等常见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很多老年人患病后都伴随着心理焦虑。”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小玲介绍,这种心理层面的困扰不仅会加剧身体不适,还会形成“生理疾病—心理焦虑”的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治病,更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实现身心同治。

老年医学科团队将全科医学及老年医学的全人诊疗理念应用到临床诊疗中,开展老年综合评估,为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评估、躯体功能评估、社会支持及老年综合评估等,从“慢性病治疗模式”向“失能预防模式”转变,通过多项特色诊疗方法为老年患者制定适宜的个体化干预方案。

李爷爷在家出现浑身乏力、行动不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不愿交流不愿出门、对自己的健康悲观等情况,家人十分担忧,将其送医。李小玲通过对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及完善相关检查,发现老人患有衰弱肌少症、帕金森病、焦虑抑郁心理问题等老年综合征,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均正常,精神状态萎靡主要是老人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导致的心理障碍。李小玲向老人充分解释病情,给老人制定了中西结合康复治疗方案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老人的行动能力、自理能力均逐步改善,精神状态也逐步好转,能自己坐公交外出,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情。这正是老年医学科团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生动实践。

推进银发医疗

为增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老年医学科积极开展银发医疗行动,将健康科普作为重要工作之一。

今年3月11日,市老年大学与市人民医院共建的“银龄健康小屋”正式揭牌。这一创新举措整合医疗专业资源与老年教育平台优势,通过“健康科普+慢病管理+适老化服务”三位一体模式,打造了“家门口”的智慧健康驿站。

“银龄健康小屋”定期开展健康科普讲座和健康巡诊,打造“1+N”健康生态体系,即以1个实体小屋为枢纽,辐射N个社区健康服务节点,构建覆盖疾病预防、知识普及、能力提升的立体化健康网络,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老年人。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日报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