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800课时的坚守!退休教师用音符点亮夕阳红
县老年大学的音乐教室里,70岁的退休教师李祝安正坐在钢琴前,手指灵动地敲击琴键,悠扬的旋律倾泻而出。二十多位学员白发苍苍,却个个眼神专注,随着琴声放声高歌,热烈的歌声与灵动的音符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
退休后,李祝安凭借着对音乐教育的满腔热忱,投身于老年大学与合唱团的教学工作。如今,他依然坚守在音乐教育的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员们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用一个跳动的音符,为老年群体的文艺生活疯狂“打call”,点亮了超绚丽的生活色彩。
“音乐是生活的光,我想让它照的更远。”李祝安老师在教育领域深耕了近四十年,先后在江机子弟学校、林家坊中学默默奉献。退休后,面对培训机构抛出的高薪“橄榄枝”,他果断拒绝,转身一头扎进公益教学事业。“当我看到好多老人对音乐爱得深沉,却没地儿学习,我这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抓,坐都坐不住。”李老师感慨地说。于是,他自掏腰包购置教材和乐谱,从最基础的识谱知识讲起,细致到每个音符怎么发音,就连歌唱中的换气小技巧,都耐心地从零开始,教给每一位对音乐充满热情的学员。
“李老师教得细致入微,连最容易被忽略的呼吸方法,都手把手地教我们。”52岁的学员黄彩辉忍不住点赞。李祝安老师不仅在县城给老人们上课,每周五,还风雨无阻地跑到周边乡村,精心指导乡村合唱团。在他的努力下,沙湾社区袁水情合唱团、东阳村合唱团从最初的“小白”,一路逆袭,如今都能完美演绎《我和我的祖国》等有难度的经典曲目。“自从学了音乐,我结识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退休生活变得超精彩。”一位合唱团成员笑着分享。
“只要还能唱,我就会一直教下去。”李祝安坚定地表示,“音乐就像一座神奇的桥梁,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情谊。只要我身体还扛得住,我肯定会把这份事业一路‘狂飙’下去。”据统计,李祝安老师累计义务授课已经超过800课时,惠及学员达300多人次。面对外界的各种夸赞,他总是谦虚地摆摆手,笑着说:“比起我付出的,我从学员们身上收获的感动多太多了。只要身体还行,我绝对不会停下教学的脚步。”
记者手记教育无关年龄、无关场所。从校园到老年大学,从面向青少年到服务老年群体,李祝安老师的角色在变,可那颗热爱教育的心始终炽热。他放弃高薪,选择公益,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教育的无私与纯粹。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梦想的尊重与守护。许多老人在他的教导下,收获快乐,实现了年轻时未曾实现的音乐梦。李老师用一颗愿意传递知识、播撒希望的心,用一个个音符,丰富了老年学员们的生活,也为社会传递了温暖与正能量。他,是真正的师者。
(编辑:李锡念)
来源: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