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开国大典的回忆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上栗在发展。为更好唱响上栗声音、讲好上栗故事,多维度、多领域展示美丽上栗、幸福上栗、奋进上栗,展示上栗的好人好事、好山好水、悠久历史、绵长文化,让大家知道上栗、了解上栗、爱在上栗,“上栗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将进一步丰富【栗来很美】栏目内容。诚邀您积极投稿,用您“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的原创作品,抒发人文情怀、乡思乡愁;描述风土民情、美好愿景;讲述百姓生活、暖心故事;展示美景美食、风采风貌;分享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让你我的家乡更加鲜活动人,让美丽上栗美无止境。
参加开国大典的回忆
柳持民口述 柳习文整理
我叫柳持民,今年95岁,70年前,我作为东北军政大学第十一期第六团的学员,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那激动人心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
我于1925年3月出生在上栗县鸡冠山乡恢柳村一个农民家庭,1946年在宜春初级师范学校初中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因没有学费中途退学。我找不到工作,无奈之下,1948年在南昌进入国民党青年军205师搜索营,当了一名上等兵,不久随部队到台湾接受美式军事训练。1948年11月,平津战役战事吃紧,国民党当局调青年军205师从台湾回大陆,在天津塘沽登陆后在北平昌平一带驻防。
1949年1月21日,我们青年军205师在北平起义。当时东北军政大学来北平招生,我考入“东北军政大学第十一期第六团”。学校在北平安定门外的黄寺大楼。我记得是2月6日开学,学员四个大队共2000名,都是我们原先青年军205师的。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积极改造思想,很快从一名国民党上等兵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革命战士。
1949年9月中旬,四野总部命令军大六团南下。眼看开国大典在即,我们六团的同学一致请求参加开国大典后南下。我们的请求最终被上级批准了,同学们都高兴得不得了。
10月1日这天,为了参加开国大典,全团师生提前起床,开过早饭天才亮。集合前,我们每人领到四个馒头,并将水壶灌满水,准备好午餐。我们团离天安门广场只有十多华里,早晨八点半,全校师生共2000余人开始向天安门广场出发。队伍前列旗手高擎校旗和几十面锦旗,人人精神抖擞,步伐整齐,我们唱着军歌前进,吸引来很多群众观看。到达天安门广场时已经是10点左右,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们军大六团是“检阅式”方阵,只需站在原地接受检阅。我们的方阵被安排在英国大使馆(现在东长安街14号公安部大院内)围墙外,就在天安门城楼前面,位于阅兵和游行通道的边上。我们的对面就是开国大典军乐队,礼炮队在军乐队右边;参加阅兵的部队在我们方阵的右前方,往东一字排列开去。我站的位置离天安门城楼很近,可以清楚看到天安门城楼上人的面孔。我们虽然在广场上等候4个小时,但想着可以见证开国大典这一伟大时刻,一点也不觉得累,还十分兴奋,精神抖擞。
大约下午三点左右,当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时候,广场上立刻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呐喊声,天安门广场顿时沸腾了。我清楚地看到了毛主席,内心无比激动,和大家一样不停地欢呼和呐喊。
当毛主席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庄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28响礼炮轰鸣。看到此情此景,我和身边的同学都热泪盈眶,不断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人民终于洗刷了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109年的耻辱,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接着开始阅兵,当朱总司令的阅兵车来到军乐队前,阅兵指挥员聂荣臻还没到来,朱总司令停下车来等待。朱总司令就在军乐队和我们军大六团队伍中间,我和同学们纷纷往前挤,不停地喊:“朱总司令万岁!”当聂荣臻来到朱总司令前请求阅兵时,我们的队伍才平静下来。
朱总司令阅兵结束后,分列式开始,威武雄壮的人民解放军各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空军飞机分批飞过天安门上空,最后是群众游行。我们望着城楼上的领袖,看着经过的受阅部队和游行方阵,不断向他们挥手致意,尽情欢呼,整个天安门广场声浪响彻云霄......
参加开国大典后,我下定决心,坚决要做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1949年10月7日,我们在军校的学习结束了,我被分配到解放军第39军115师343团部任队列股副排级书记,随部队到广西宜山金城江一带剿匪。1950年10月底,我随部队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虽然多次遇险,都转危为安,还荣立二等功一次,由副排级提为正排级。1953年7月,我从朝鲜回国后,在沈阳军区第39军第二文化速成学校当教员,1955年退役回乡当乡村教师,直到1983年8月离休。
开国大典距今已经70年了,但70年前那震撼人心的礼炮声仍在我耳边轰响,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依然在我眼前飘扬。
注:本文写于2019年,柳持民于2023年去世,享年98岁。
(编辑:李锡念)
供稿:县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