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乡村振兴>央视报道上栗县赤山镇: “一田三收”促增产 农民丰收忙

央视报道上栗县赤山镇: “一田三收”促增产 农民丰收忙

发布时间:2024-10-13 点击数:10103
0

在江西萍乡的上栗县,当地创新种植模式,将水稻种植、鱼类养殖以及螺蛳养殖结合,实现了“一田三收”。眼下这里1500多亩的稻鱼螺生态种养基地,首次迎来了丰收。

在上栗县赤山镇黄田村的稻田里,两台收割机穿梭不停,切割、脱粒、粉碎稻杆一气呵成。田里,与水稻共生的田螺、禾花鲤也迎来丰产。稻田边,萍乡市农科研究中心技术员紧张忙碌着,对稻谷、鱼和螺分别进行测产。

上栗县赤山镇种植户 高小年

目前我们从今年的测产情况来看,我们螺的产量能达到400斤以上(一茬),鱼的产量能达到100斤(一茬)。那么螺和鱼的年收入,我们就能达到4000到5000块钱一亩,然后再加上本身我们大米的销售价格,我们一亩地的产值能将近8000块钱。

经过测算,每亩年产量田螺达到了1000斤,禾花鲤不低于200斤,稻谷达到了800斤,效益远高于单一种植水稻。据了解,稻鱼螺生态种养模式,是让鱼螺排泄物转换成肥料,用田螺松土,促进水稻生长,水稻落花和田间虫草供鱼螺捕食,实现“稻因鱼螺而优、鱼螺因稻而肥”。

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海军

生物繁殖方法,还有用的是有机肥,所以说我们米的品种的品质,是非常优良的。

    上栗县加强与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对接,积极构建“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相融合”的全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当地推广稻鱼螺综合种养1500余亩,带动田螺规模化食品加工企业十余家,田螺食品年销量达1万吨。

    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海军

    我们已经在慢慢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包括一些设备,包括一些种源,我们都在进行筛选,所以说这个技术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大。

(编辑:李锡念)

来源:央视《新闻直播间》、上栗发布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