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不惧“烤”验 致敬高温下的他们!
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多地气温已突破历史的极限,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有这么一群人,即便烈日当头,挥汗如雨,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就是高温下的劳动者!

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是街道的清道夫。在烈日的暴晒下,环卫工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坚韧。他们穿着统一的橙色工作服,手持扫帚和铲子,一遍又一遍地清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但他们的眼神依旧坚定,动作依旧有力。

他们是城市绿化的默默奉献者,是夏日里耀眼的风景。园林工人不惧夏日炎炎,守护湘东的绿水青山。他们挥洒汗水,用勤劳和坚韧编织着城市的绿色梦想。他们的每一铲土、每一剪枝,都是对自然的呵护和对美的追求。

湘东润泉供水有限公司的水务抢修工人们不畏骄阳似火的炙烤,坚守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第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勤劳和智慧守护着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确保了千家万户的清凉与安宁。

湘东交警大队执勤民警顶着烈日,在重点路段开展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集中整治行动。提醒摩托车驾乘人员天热也要戴头盔,养成佩戴头盔习惯,提高群众安全头盔佩戴率,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湘东人民生活的便捷舒适,维修工人们顶着炎炎烈日,修复广场护栏、维修路灯线路。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才得以正常运行,湘东人民的生活质量才有所保障。
面对如此“烤”验,湘东区各部门单位、志愿者也不断推出防暑措施,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提供保障,为他们撑起了“遮阳伞”。

为了保障早稻顺利收割,排上镇机关干部和村“两委”共同组成志愿服务队,为这些“高温战士”送去防暑降温的物资。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化身为“清凉使者”,看着农机手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他们赶紧递上一瓶冰凉的矿泉水。农机手们纷纷表示,感谢志愿者们的关心和支持,这些防暑用品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让他们更有动力在高温下“战斗”,对今年早稻丰收充满信心。

为给辖区一线工作者带来清凉与人文关怀,在峡山口街道新民社区城市驿站,志愿者为外卖员送上凉茶、西瓜等防暑降温食品。为给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们提供贴心的服务,城市驿站配备了藿香正气、风油精、毛巾、扇子等防暑降温用品,并通过微信群告知户外从业人员随时可以免费取用。
高温劳动保护小贴士
中暑有哪些表现?-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
轻症中暑。体温升高达38.5℃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按照《职业性中暑的诊断》(GBZ41-2019),职业性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出现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要尽快找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领散热。喝一点水,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并及时休息。当发现身边有重症中暑病人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平躺在平面上,必要时脱去衣物。如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应在现场想办法尽快降低病人体温,在脖子、腋窝和腹股沟上敷冰袋或湿毛巾等。如有条件可用冷水浸泡的方法对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快速降温。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向皮肤喷水通过蒸发降温。降温应遵循“先降温,后转运” 的原则,在病人失去意识后的“黄金半小时”内进行。现场处置的同时,拨打120送医。
在这个夏天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编辑:李锡念)
来源:湘东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