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走进校园———上栗长平中学携手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上好开学第一课”活动
安源山上百花开,萍乡春锣唱起来,不唱东来不唱西,专唱贤文《弟子规》。弟子规,学生律,孔夫子告我有美德;孔夫子告我有美德……;——萍乡少儿春锣《弟子规》作者:宋华铿。琅琅读书声在长平中学校园久久回荡…
为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安源红色工会精神,引导他们从红色基因中吸取营养,以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经萍乡市、县总工会、长平乡党委政府的联系引导,并在市、县教育局指导下,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在2月13日开展了以"开学第一课红色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萍乡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蒲公英协会荣誉会长、市春锣传承人:易国华;
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蒲公英协会安源文艺先锋志愿团负责人:罗红霞;
萍乡学院青年教师:罗娜;
萍乡辞赋学会会长:巫志刚;
萍乡中学高级教师、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研学指导员:邓黎明;
长平中学校长:柳钰;
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会长 长平中学团支部书记:陈丽;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妇联主席:李佳霖;
课题组成员以及爱心志愿者、农民工留守学生、少先队代表等约200人参加活动。
长平中学周峰书记主持活动并介绍所有嘉宾后,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守望之家、音乐教室等开展研学教育活动。
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罗红霞、萍乡学院罗娜老师等爱心人士来到长平乡中学,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堂“红色文化大餐”,让学生们走进“红色课堂”,接受红色教育,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
守望之家音乐教室中,罗红霞老师饶有趣味地引领同学们走进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安源红色歌谣》。她通过讲述百年工运史、传唱安源红色歌谣,让同学们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借助传播“非遗”文化,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同学们从唱响“安源红色歌谣”中,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道理。
与此同时,由萍乡曲艺家协会主席、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荣誉会长易国华老师主讲的《萍乡春锣的传承与发展》讲座也在学校大会议室进行,聆听师生约150人。
易老师生动的讲解了萍乡春锣的发展历史和表演技巧,他很自豪地介绍说,今日萍乡春锣的发展走在江西说唱前列,在江西曲艺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演讲增进了学生对“萍乡春锣”的了解,增强学生作为萍乡人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心,提高了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
上台演唱环节
易老师还即兴为孩子们作了精彩的表演,其朴实接地气的唱词、激昂深情的唱腔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当他带领大家学唱了起来,一下就拉近了这位春锣传承人与学生的距离,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萍乡春锣的独特魅力。
邓黎明老师还为此撰写了"长平中学听春锣(新韵)"古诗一首:乡居深处荡书声,唐禀流风润楚萍。今日新开文化课,春锣争唱蕙风生。
爱心人士董燕、陈丽等为本次活动赠送皇帝柑和书籍,有奖问答环节孩子们和志愿老师获得一本由易老师签字的新书。
长平中学校长柳钰和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李佳霖等爱心人士在现场指导并同学们一起互动。
知识抢答环节
志愿者用心服务
(编辑:李锡念)
来源:上栗长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