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留守学生 构建助学平台——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助力上栗长平中学开展“五蒲”研学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对孩子们红色文化的传承了解,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关心关注关爱,在市教研室、市曲艺家协会、市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高度重视与精心指导下,上栗县长平中学、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在这里联合举行一场“爱心点亮留守儿童成长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红色文化进基层活动研讨交流会。
参加这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
萍乡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蒲公英协会荣誉会长、市春锣传承人:易国华
浙江音乐学院哲学博士、蒲公英协会安源文艺先锋志愿团负责人:罗红霞
萍乡市辞赋学会会长:巫志刚老师
蒲公英副会长、萍乡中学教师:邓黎明
萍乡学院青年教师:罗娜
爱心记者/摄影师:刘芳 王爱国
长平中学校长:柳钰
长平中学书记:周峰
长平中学副校长:赵金龙
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会长、长平中学团支部书记:陈丽
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妇联主席:李佳霖
长平中学教师刘军、陈勇、喻露、黄笑、黄敏、方雪珲等课题组成员及部分会员、研学项目组成员、爱心志愿者等

长平中学柳钰校长致辞,长平中学借助打造的蒲公英志愿者协会这个平台,致力于帮扶乡村农民工留守孩子的学习成长。一方面通过各种户外研学营地、研学旅游、家庭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性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朝着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的目标不断努力,并且充分发挥课题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影响他人,推出成功的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
专家领导和老师围绕“非遗传承与留守儿童”这一主题,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如何为留守儿童开展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之旅活动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交流与研讨的气氛十分热烈。
大家齐聚一堂,针对省“十四五”规划课题《依托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开发留守学生“五蒲”研学课程的行动研究》进行了研讨。
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会长、上栗县长平中学团支部书记陈丽表示,协会坚持充分利用每次寒暑假期,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各类研学旅行。此次活动是由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安源文艺先锋志愿团与萍乡市曲艺家协会、萍乡辞赋学会等共同协作举行,联合开展留守儿童“传承非遗,让传统文化浸润留守孩子成长''活动相当成功。
为了使此次研讨会能成功举办,蒲公英协会还在小善大爱文化大院会议室召开了预备会,陈丽 、罗红霞 、冯庆怀 、万军等畅所欲言探讨交流,出谋划策精心设计。
如何引导着青少年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起他们爱国爱党热情,以及在新时代怎样让孩子们弘扬红色精神,担当作为,奋勇争先,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进行交流。
蒲公英五蒲研学#开学第一课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进校园 ——诗词对联作品接龙:
长平中学听春锣(新韵)
邓黎明
乡居深处响书声,唐禀流风冠楚萍。
今日新开文化课,春锣争唱蕙风生。

开学第一课暨中华传统文化进长平中学
马二
兔颖开春,栗水高风培学子;
方家助力,唐公故里续斯文。

长平中学开学第一课
蒲公英
红色歌谣历百年,诗联辞赋谱新篇。
唐公故里承文脉,美妙春锣响校园。

题“五蒲”特色课题研讨会
学研兼顾,学以致用,长平校园辟特色;
知行合一,知而成功,唐廪故居启先风。
题开学第一课
孙延龄
唐公故里开新课,红色传承进校园。
教学名师研讨忙,春锣声脆唱春天。
(编辑:李锡念)
来源:上栗长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