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秋,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错落有致的村庄民居、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静待丰收的千亩稻田在青山绿水之间交错成景,绘就成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航拍萍乡市青山镇千亩水稻,风吹稻田,绿浪翻滚 成片晚稻长势良好,呈现出一幅田园诗画美景 近年来,当地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优化乡村的空间布局和农业产业体系的同时,创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
9月12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刘晓山来到芦溪县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勒系永,市委副书记鲍峰庭,副市长刘运成,市委办正县级督查专员刘治航,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建华,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文,县领导黎增义、龙萍、刘勇、徐庆宇、戴刚等分别陪同调研。 刘晓山一行先后来到南坑镇窑下村、上埠镇袁水源红色文化园、芦溪镇东阳村、宣
富民兴村擘画蓝图,砥砺奋进再谋新篇。为充分展现湘东近年来围绕“实施五大工程,重塑工业辉煌,为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而不懈奋斗”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和可喜变化,即日起,“湘东发布”特别推出“喜迎二十大 基层书记话变化”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近基层书记身边,聆听他们用心用情温暖民心的故事,欣赏湘东各地努力绘就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今天专访的是 麻山镇麻山村党委书记
初秋时节,丰收在望。走进新泉乡杨家湾村,泥泞的乡村小路早已被宽阔的水泥路取代,昔日破旧的民居变身精品民宿,民宿旁清澈的河流缓缓流过,黄绿相间的田地里,村民们正忙着种下时蔬、准备收割水稻,脸上的笑容迎风洋溢…… 近两年来,杨家湾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完善的交通网络,带动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民宿产业也进入了品质提升快车道,实现了由农户利用自有住宅发展农家乐到引入专业团队打造精
“今年种植基地的柚子长势很好,预计10月份开始上市”“今年惠农选主打养生茶,一年的销售额超过了300万”“金瑞蛋鸡的产量达到日常40万”……9月8日,安源区青山镇温盘村一场“中秋时节话丰收”田间茶话会正在热闹开展,党员致富带头人在给群众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乡村田间甚是热闹。 微风吹拂柳树带走夏日的炎热,带来了秋天丰收的喜悦。青山镇温盘村50余名党员群众围坐一圈。“听说镇里书记要来村上宣讲了
处暑时节,走进上栗县赤山镇黄花村,沿山路而行,路边田垄里香芋长势喜人,几名村民正在烈日下为香芋除草。 黄花村是江西省“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地理位置偏僻,是一个山岭多、荒地多、耕地少、在家劳动力少的山窝窝村,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2021年以来,在驻村帮扶单位萍矿集团公司、市委网信办、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萍乡分公司的带领下,黄花村在做优做强种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探索农
日前, 走进湘东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处处都是郁郁葱葱的 杂交水稻制种的稻禾。 微风拂过,稻菽飘香, 如同一幅描绘着 乡村振兴美好希望的优美画卷。 骆辉是麻山镇景星村的制种大户,望着工人在田间忙着除草、施肥,进行田间管理,心里充满对丰收的憧憬。今年,骆辉在流转的2090亩土地上种植了四个品种的优质稻,预计亩产在300公斤以上。“政府出台了好政策,给我吃下了一颗定心
今年以来,东源乡党委创新推出“一会二访三评议”工作机制,破解当前党群干群思想上的隔阂、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不够顺畅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够接地气等问题,推动形成农村治理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一会”就是深化“东源夜话”拓展形成的“屋场贴心会”,驻村干部与村党支部一起,每半个月在一个屋场召开一场屋场贴心会;“二访”就是领导接访天天有,入户
日前,走进安源区青山镇,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蔬菜基地里忙碌的菜农,村路上来往的土特产运输车辆,满目丰收繁忙景象。 近年来,青山镇立足位于城郊的区位优势和山多水清的生态优势,加快构建乡村振兴产业新格局,形成“一乡一景”“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新模式。打造了以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为代表的中医药种植区,以乌石印象为代表的水果、蔬菜休闲观光采摘区,以高自立廉洁自律教育基地为代表的红色研学区,以青山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月饼的美味和意境不仅藏在诗句里, 更刻在人们对家乡的记忆里。 小时候,中秋节那天你是不是也曾期待家人带回去的一盒月饼?记忆中,一打开盖子就闻到浓郁诱人的味道,面粉与辅料混合的食物香气,蛋液烘焙带来的焦香,忍不住拿一个尝起来,甜而不腻,入口回甘,回味无穷…… 如今, 虽然大家品尝过各种款式、口味的月饼, 但在排上镇桥头村富兴食品厂生产的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