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白竺乡上村村:谱好“三部曲”,赋能党建促乡村振兴
上村村位于白竺乡南部,毗邻湖南攸县,紧靠婆婆岩风景区,区域面积20.7平方公里,319国道穿境而过,耕地面积1700亩,森林覆盖率99.6%,总人口1806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8名。
近年来,上村村党总支立足“丰收上村、醉美上村”目标定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全力以赴谱好党建强村、产业发展、高效治理“三部曲”,着力建强基层党员队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治理效能,当好乡村振兴的实干家、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基层群众的贴心人,把“产业在山间林立、鸟儿在田间穿梭”的壮丽图景转化为美好现实,描绘出一幅党建促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力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通过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管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等措施,不断打造一座凝聚人心、攻坚克难、发展生产的坚强战斗堡垒。高度重视发展优秀青年入党工作,加强思想引导,开展技术培训,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人才,今年1月,吸收致富带头人何叶凤入党。切实把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让党建成为强村富民、引领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畔泮山水高山农品产业基地
上村村迎来丰收
上村蜜枣
发挥本村优势,找准致富办法,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利用200余亩蜜枣基地、100余亩板栗基地、100余亩水域石围水库等产业,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采摘、垂钓、观光。大力实施“产业富民”计划,以“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一般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萍乡市畔泮山水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1000多亩高山农产品种植基地。脱贫户以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纳入基地产业项目并享受年底分红,基地将水稻、大蒜、油菜、玉米、毛豆等农作物轮流种植,优先聘用本村村民务工,不仅破解了土地撂荒的难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直接带动了1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基地还积极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申报乡村振兴资金60万元,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与市农发集团旗下农达配送公司签订200万元的配送协议,与花蝴蝶签订50万元的合作协议,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上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突破50万元。
开展党群农技培训
上村村史馆
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党建与网格相结合工作机制,鼓励党员担任网格员,非党员向党组织靠拢。2020年,争取到了全乡唯一一个新农村中心点的机会,上村村以“林田相依、院田相融、水田相通”为基调,依托风景如画的白竺婆婆岩自然环境优势及传统水稻、特色种植的农业优势,打造“喜迎丰收、农家田园”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上村丰收里”新型农旅休闲综合体。由老支书刘启明同志带领党员志愿者,发动村民积极对后院圈舍进行改造,并通过翻新、复垦等方式把后院改造成小花园、小果园、小景观,村民无偿提供十多亩土地并主动拆除57栋空心房用于建设,中心村建起初心广场、村史馆、清实长廊等惠民场所,组织开展“丰收节”“孝道文化节”“读廉书、唱廉歌”等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新时代文明“春风”吹进百姓心坎,乡村面貌、人居环境、幸福指数等实现大幅提升。
(编辑:李锡念)
供稿:白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