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山镇紧密结合镇情实际,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紧紧牵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坚持细谋划、抓产业、促改革、勤创新,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打造一处空间,将服务辐射整个园区。金山镇抓牢赣湘合作产业园发展契机,对周边村“量体裁衣”,因村施策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集中
邻水听风、触目皆绿 蓝天白云下,灰瓦白墙清新别致 田园山林间,鸡鸭白鹭怡然自得 一条草水河缓缓流过 伴随河水徐徐展开的 是广寒寨乡产业兴旺、乡风和谐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广寒寨乡干群勠力同心,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和“红色引擎”,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绚丽篇章,勾勒出一幅幸福乡村的新图景。
近年来,芦溪镇水山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夯实组织、发展产业、生态管护,擦亮“红的本色、金的成色、绿的底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水山村,路旁竖立着一块醒目的深红色路牌,路牌上“渔水情缘民宿”几个金色大字苍劲有力“。从2021年起,我们水山村就一直筹划着盘活闲置资源,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新生机。”水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小花说。
在萍乡,说起桔子,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湘东区的老关仁村。时下正是柑桔采摘季节,老关仁村的柑桔园里,正是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连空气中都是扑鼻的果香味。 走进仁村,你会发现,这个以柑桔闻名的小村庄,不仅柑桔种植面积和效益连年增长,更开启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成为我市“采摘经济”带火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实例。 老关镇仁村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肖之萍 &nb
霜降时节,走进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一阵阵“咩……叮铃铃……”声传入耳中。放眼望去,雪白油茶花满山芬芳,黑山羊群跑得正欢,黄澄澄柚子挂满树梢,三峰山公园绿意盎然。亲子采摘、休闲垂钓、水上乐园、公司团建……乡村休闲游丰富多彩。饭点一到,坐落在山林中的农家乐——“黑山羊馆”宾朋满座,热闹非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山水田园风光,吸引了赣湘边游客纷至沓来,欢声笑语不断。 位于赣湘边陲的石溪村,在十二五
村级项目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主引擎,更是推进“有效衔接”的硬举措。近年来,上栗县把村级小微工程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凝聚合力打造长平黑山羊、肉兔养殖、油茶、楚山田螺等乡土特色产业示范点。2019-2022年,我县连续四年在全省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绩效考核中被评为“A”等次。2023年我县精准谋划入库项目343个,实施项目299个,通过实施“公司+工匠”模式,衔接资金项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犹如玉带一样静静地环绕着一个美丽的村落——五陂镇五陂村。在金色暖阳的笼罩下,因“中国红色电波之父”宋侃夫故里而闻名的五陂村,清韵悠悠、花草沁人,阡陌纵横的乡村道路上,一处处红色文化宣传标识、一栋栋农家小院布满村道两旁,一眼望去,红色基因无处不在,乡村活力遍布每个角落。 近年来,五陂村以省级“红色名村”建设为契机,实施“党建
说起豆腐,上栗人一下便能想到清溪豆腐。因村落有一条溪流从村中蜿蜒而过,名为清溪河,加上豆子、水等主要原材料都是当地自产自给,故名“清溪豆腐”。豆腐作坊在清溪已有上百年历史。地道的清溪人可谓对豆腐情有独钟,相传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有俗语“清溪48窝,拣豆腐见外婆”,可见做豆腐是清溪人都会的手艺。“清溪豆腐”以鲜嫩可口、豆香飘逸、耐煮耐煎而远近闻名。如今,清溪老街的豆腐作坊仍保留着手工制作的习俗。
芦溪县为破解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不优、资金不够、经验不足等难题,深化乡村振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综合体,助推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 建好“一个中心”,坚持一核引领 出台《芦溪县关于促进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明确租购房补贴、吸纳就业奖励、创业贷款等12条激励措施,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发展基金,支持乡村大学生拓展创新创业领域。打造“中
深秋时节,走进五陂镇长潭村,错落有致的房屋映入眼帘,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路面干净整洁,小河清澈见底,几名村民正在六组的新农村建设点,对部分路面、护栏、凉亭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面徐徐铺开。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近年来,五陂镇围绕“绿色、生态、宜居”目标,持续开展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