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柚果飘香,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柚子种植园里,一株株果树整齐排列,处处散发着柚子的芳香,沉甸甸的柚子压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果农们穿梭在柚林中,忙着采摘柚果。 “这里的柚子口感绝佳,汁水丰富,甜而不腻,我每年都会特意来这里购买几十斤。”游客吴女士趁着晴好天气,与亲朋好友一同前来,体验采摘蜜柚的乐趣。 据了解,青山镇今年种植了金兰柚、马家柚、三红蜜柚、金沙柚等品种蜜柚100
在江西萍乡的上栗县,当地创新种植模式,将水稻种植、鱼类养殖以及螺蛳养殖结合,实现了“一田三收”。眼下这里1500多亩的稻鱼螺生态种养基地,首次迎来了丰收。 在上栗县赤山镇黄田村的稻田里,两台收割机穿梭不停,切割、脱粒、粉碎稻杆一气呵成。田里,与水稻共生的田螺、禾花鲤也迎来丰产。稻田边,萍乡市农科研究中心技术员紧张忙碌着,对稻谷、鱼和螺分别进行测产。 上栗县赤山镇种植户 高小年 目前我
下埠镇栗塘村是湘东区较为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过去的栗塘村由于地势偏僻、交通条件落后,大量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村内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栗塘村以党建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努力思考“破局”之路,村“两委”干部与全体村民团结一心,最终实现了“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蝶变。 和美乡村入画来 为使栗塘村发生从内到外的变化,栗塘村“两委
近年来,广寒寨乡立足乡情民情实际,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和“红色引擎”,在招商引资、文旅惠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完成“月上广寒”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推动文旅优势资源融合发展。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在该乡大地上徐徐展开。 聚焦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在四八门摄影,在大沙江边漫步,在研学馆做手工,在黄桃基地采摘,了解
“你看,现在这路是又宽又平整,走起来心情都舒畅了!”长平乡落星村村民纷纷点赞道路改造带来的便捷。 今年,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为解决村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长平乡聚焦民生问题,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入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道路修缮工作就是其中之一。 落星村12组阳家山下,是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因是沙石路又遭遇暴雨冲刷,部分路基和路面受到损坏,给往来车辆和
走在温盘村的乡间小路上,路面平整干净,各处景致焕然一新,散发着勃勃生机。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工程刚刚结束,而以工代赈的显著成效早已化作幸福与满足的笑容,写满村民们的脸庞。 不久前,这条路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不堪,坑洼不平,狭窄难行。不仅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村集体的经济发展。对此,温盘村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修复出一条通向幸福的新路。2024年,安源区发改
“现在路面也硬化了,还铺上了沥青,路再也不是坑坑洼洼的,这件事真是办到我们心坎上了!”。近日,在老关镇二鲤村,倍受村民关注的桥头至二鲤段的X061白改黑工程施工完成,得到群众由衷点赞。 “之前这段路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沿途重型车辆通行频繁,加速了该路路面的破损,部分路面出现了较大的坑洼,给车辆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给沿途村民出行造成一定不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上栗县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聚焦办实事、解难题,统筹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 前期,长平乡狮形村土棚里村民反映说,引泉入户工程因年久失修、蓄水池渗漏,导致部分居住在地势高的村民日常用水困难。经现场调查和研究,县农业农村局决定安排15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土棚里窑中古井维修及新建饮用水池
9月14日,走进上栗县东源乡江岭村,一片翠绿的水稻在风中摇曳,村民们正在抓稻花鱼、拣田螺,100余亩江岭“稻鱼螺”生态种养基地迎来秋天的第一波收获。 江岭“稻鱼螺”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的新型三元养殖方式,充分利用水稻田的空间套养禾花鲤、投放环棱螺,构建相互共生的生态系统,实现“一田多用,一田三收”。在种养过程中,鱼、螺排泄物转换成肥料,田螺松土促进水稻生长,水稻落花供
“老李,给我称20斤鱼!”“好嘞!马上来!”9月14日,走进东源乡江岭稻鱼螺生态种养基地,田间稻穗随风摇曳,水沟里鱼儿在欢快地游弋,上栗县大自然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伟根正穿着防水长靴,下到田里开始捕鱼。 “这两天,稻花鱼就开始上市了,每天都有顾客驱车前来购买,目前已经卖了1000余斤。”李伟根欣喜地说道。 作为江岭村种粮大户,李伟根从2018年便流转农田种水稻,而后村里开始探索稻鱼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