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民情日记”情暖万家 记录社区居民难心事
谁家有人享受低保,谁家有“空巢老人”,谁家有残疾人,谁家有下岗职工,谁家下水道不通,谁家需要交纳居民医疗保险……社区内的大事小事,在八一街吕家冲社区网格长的“民情日记”里都有记载,这些民情日志看似记录的都是一件件小事,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身为网格员的一种责任,体现了社区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繁杂量大,为了让社区工作人员真正“身”入居民,吕家冲率先推出“民情日记”这一便民举措,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群众时,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整理、及时汇报、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在入户过程中,社区网格员实行一户一表,对居民信息进行详细登记。网格员积极宣传社区微信群、国家反诈骗APP,居民进群后不仅可以方便了解社区动态,还能及时反映楼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社区更好地服务居民,有力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
谈起写日记的感受,社区干部钟磊说,起初她对这个日记本并没太在意,只是在这个本子上简单记录了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她的日记内容渐渐丰富起来,居民家里的繁杂琐事、生活冷暖都写到了日记里。
“过去都是居民有问题找上门来,现在是我们走家串户到居民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帮他们解决问题,并详细地记在日记本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名社区干部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如果你不了解居民的家庭情况,没为居民干实事,就无法在日记本里反映出来。”钟磊如是说。
据悉,吕家冲社区共有四个网格,二十位楼栋长,社区干部及网格员每周最少两次上门入户排查了解居民群众的基本情况,遇到的小问题小麻烦,能现场解决的必须立即解决并记入日记;对于难度不大,能通过协调解决的,进行协调解决;对于牵扯因素多、较复杂且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记入日记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做到“居民情况一口清、特殊群体一口清、重点人员一口清”,能够与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爱心厨房小分队队长文福秋率先加入网格员队伍,作为邻里汇食堂的常驻志愿者,文福秋担负着“送餐”快递员这一角色。午饭时分,时常能见到她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各楼栋之间,一来二往,对附近居民情况心中有数。在一次送餐过程中,文福秋了解到辖区有位居民叫宁清莲,无工作收入且智力残疾四级,老母亲体弱多病需要照顾,家庭条件十分困难,时常为解决一日三餐发愁。为此,文福秋及时将情况上报至社区,为其争取到可以在邻里汇幸福食堂用餐,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减轻一些经济负担。“幸福食堂里为群众提供膳食,让大家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我作为一名网格员,能够为辖区居民解决愁心事,让我感觉人生更充实、做事也更有干劲了。”聊起充当志愿者的感受,文福秋表示乐在其中。
如今,“民情日记”已成为拉近吕家冲社区党员干部和辖区群众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下一步,吕家冲社区将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心写好民情日记,当好社区民生管家,构建服务新发展格局。
(编辑:李锡念)
◆来源:八一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