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走出具有萍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1月25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升政治站位抓粮食生产,突出市场导向抓产业发展,注重城乡融合抓乡村建设,推进有效衔接抓共同富裕,夯实基层基础抓乡村治理,强化党建引领抓组织保障,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条有萍乡特色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烁主持会议。市领导鲍峰庭、杨博、王仁华、刘运成、崔传鹏出席会议。
陈敏对2021年全市“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过去一年,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农民生活持续改善,“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陈敏从聚焦“五项”重点、强化“一个”保障,对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他强调:
——要提升政治站位抓粮食生产。
坚持党政同责抓生产,在稳总量、稳产能、稳市场、保质量上全面发力,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紧扣耕地和种子两大关键抓生产,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着力打造“种业大市”。全面激发主体活力抓生产,坚持价格、补贴、保险“三轮驱动”,坚决落实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要突出市场导向抓产业发展。
聚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县域富民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质增效,形成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力打响农业品牌,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要注重城乡融合抓乡村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树牢“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理念,更加尊重乡村个性、发展条件与传统文化,让规划更接地气。坚持建管并重,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年行动,久久为功,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要推进有效衔接抓共同富裕。
一方面,要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要探索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小农户的综合培训力度,引导小农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筑牢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
——要夯实基层基础抓乡村治理。
打牢农村基层基础,大力实施“强基工程”,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用改革的办法和举措解决新发展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城乡融合“5+2”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要素发展活力。
——要强化党建引领抓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加大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四个优先”,确保支持“三农”政策总体稳定;增强工作本领,主动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工作本领和履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之风,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刘烁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严守耕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两条红线”,确保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两个稳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发展“两项任务”,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大力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秀美乡村。要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升级、城乡公共服务等要素从单边流动向多边流动循环,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要全力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资农业、支持农村、关心农民,推动“三农”优先发展。
会上,市委副书记鲍峰庭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摘要;副市长刘运成传达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各县区、萍乡经开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作交流发言。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