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腊市镇:一场“内外兼修”的乡村蝶变~
乡愁,
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也是对家乡发展的所思所想。
记忆中的乌岗,
是尘土飞扬的,
是崎岖颠簸的,
是坑洼泥泞的,
……
但绝对不是现在这样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乌岗村的蝶变史。
01.这里的生态环境变美了
“以前咱们这儿就是黄泥漫天,满是灰尘,路边的草木上都是一层泥浆,走在路上就是‘白褂子进,黑褂子出,一脚泥巴一脚坑’。”86岁的糜某忆起往昔感慨道,“但现在,咱们村已经看不到那种景象了,到处都是植被绿化,环境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乌岗村原属采煤区,采挖始于清朝晚期,历史悠久,素有乌金村之名。上世纪五十年代,乌岗村冬瓜槽的煤炭开采就已极富盛名,家喻户晓,那时的人们不识乌岗,但晓冬瓜槽,到七八十年代,冬瓜槽的煤炭开采更是到达鼎盛时期,小煤窑多达两百多个。无可厚非,冬瓜槽的煤炭开采为当时的乌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为乌岗遗留下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煤炭开采造成土地下沉,水资源枯竭,山体裸露,植被稀疏,尘土漫天,一下雨遍地泥泞,村民苦不堪言。
▲乌岗村冬瓜槽旧貌
▲乌岗村冬瓜槽煤炭开采
▲七八十年代的乌岗村冬瓜槽
但近年来,乌岗村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村级生态环境,关停煤矿企业,禁止冬瓜槽煤炭开采,在2018年大力推进冬瓜槽生态修复治理,将其列为重要工作任务及指标。如今的乌岗,翠绿掩映四周,蝉鸣鸟语绕耳,山水田园围绕,入秋白鹭归来。
▲现在的乌岗村
02.这里的人居环境变好了
“咱们村以前的路面都是坑洼不平的,一到下雨天都走不动道,住的房子是砖瓦房,是毛坯房,压根谈不上装修。”对于乌岗村的变化,在村里生活了50多年的黎某颇有感触,“现在好了,村里的路都拓宽了,家家户户都住新房,装修得漂漂亮亮的。”
由于采挖煤炭,几乎所有的道路都被运煤的大货车压坏,路面坑洼不平,除了影响美观,更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破旧简陋的砖瓦房,斑驳陆离的老旧木门,泥灰砖头糊起的煤炭灶,每逢生火做饭,满屋烟气弥漫,冬日寒风侵袭,夏日暑热难熬。
▲乌岗村原先道路
▲乌岗村原先房屋
近年来,乌岗村致力于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完善。乌岗村努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提升乡道,全长3公里的村组公路全部完成“白改黑”,水泥路、沥青路贯穿全村,四通八达。
▲乌岗村如今道路
除此之外,乌岗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厕改房改环境,走在干净畅通的道路上,可以看见一幢幢窗明几净、装修精美、崭新完备的楼房。
▲乌岗村如今房屋
03.这里的生活品质更高了
“以前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更没有什么娱乐休闲活动,光顾着挣钱养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参加党日活动的糜某感叹道,“但现在不一样了,村子发展起来了,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大家伙儿都回来发展了,也更加追求自己的生活品质了。”
近年来,产业发展一直是乌岗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21年,乌岗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盘活附近农田种植瓜果蔬菜,打造芋头、西瓜、龙虾、油菜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提高了群众收入。
▲油菜基地
▲芋头基地
▲西瓜基地
乌岗村把闲置的土地空间合理地利用起来,在村中心修建了一个足球场。球场安装了全封闭式铁丝网,地上铺上人工草皮,并完善了防水与下水功能。湛蓝的天空下,你总能看到一群孩子在绿茵的“草坪”上跑着、跳着,宽敞的足球场上留下了孩子们开心的笑声。
▲乌岗村足球场
▲足球场内孩子们挥洒汗水
而为满足腊市镇学前教育的需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前教育水平,在乌岗村启动了腊市镇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
▲腊市镇第二幼儿园规划图
除此之外,乌岗村打造并亮化棕木桥至益塘的千米景观花道、3千米景观游步道,每至傍晚,忙碌一天的村民都会来到游步道,观花赏景、闲暇漫步,更是有不少网红到此打卡,彩灯绚丽,歌舞蹁跹。
▲乌岗村游步道
▲村民在游步道游玩漫步
▲乌岗村游步道村民载歌载舞
路漫漫其修远兮
乌岗村未来发展的脚步不会停下
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的“实施五大工程,重塑工业辉煌”的奋斗目标,以中心村建设为起点,统筹抓好冬瓜槽片区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冬瓜槽地区植被覆盖、田块优化、灌排齐全、道路通达、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的功能和目的。
▲乌岗村冬瓜槽生态修复前旧貌
▲乌岗村冬瓜槽生态修复规划图
在治理矿区地质环境的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以益塘水库为中心,打造水产养殖基地,串联芋头、西瓜、油菜、龙虾等基地,形成集生产养殖、采摘垂钓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努力将“工业疮疤”变成山清水秀、林茂果丰的“金山银山”,实现“乌岗”变“金岗”。
▲乌岗中心村规划图
宏图已经谋划,
魅力已然展现,
让我们凝眸期待,
乌岗的下一次华丽转身。
(编辑:李锡念)
来源:湘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