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四个100”文化导师之乡村手账•麻山采风丨八小时外不打烊!村书记化身“带货员”零报酬架起助农桥

“四个100”文化导师之乡村手账•麻山采风丨八小时外不打烊!村书记化身“带货员”零报酬架起助农桥

发布时间:2025-10-21 点击数:11520
0

晚上7点半,湘东区麻山镇电商直播运营中心的窗户透出暖光。连山村何福书记指着直播间说,每天忙完村务,他们放下刚整理好的台账,匆匆扒两口热饭,就拿着农户送来的样品走进这里。这样的“加班”,对麻山镇14位村书记而言早已是常态,且从无一分报酬。

图片

深夜的仓库里,也常能看到书记们忙碌的身影。有次农户送来一批新鲜果蔬,担心隔夜影响品质,几位书记下班后直奔基地,分拣、装箱忙到凌晨,直到看着快递寄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周末休息时,他们还会主动上门: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挑选、封装农产品,手把手教有兴趣的村民用手机拍产品视频。


“不拿提成、不搞分红”,是这支书记直播团的铁规矩。基地所有收益直接返还农户,有时出现亏损,甚至是村书记默默承担。得知有村民想学习直播技巧,书记们又利用晚上时间整理“接地气”的培训笔记,开设免费小课堂,从账号注册到话术设计,耐心讲解每一个细节。

图片

从白天的“父母官”到夜晚的 “带货员”,麻山镇14位村书记用八小时外的坚守,把直播间变成了连接村民与市场的“暖心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付出,他们用 “零报酬”的为民行动,让乡村振兴的温度,在每一个夜晚的灯光下静静流淌。

图片

记者手记

跟着村书记们跑了几晚直播,最触动我的不是直播间里不断跳动的订单数,而是他们身上那股“不图啥”的韧劲——忙完村务顾不上歇脚,扒口饭就往直播间赶;为了新鲜果蔬不损耗,凌晨还在仓库里打包;整理培训笔记、开免费课堂,把自己摸索出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村民。


村书记们的“零报酬”带货,是基层干部为乡村振兴找路子的生动实践,但也能看到其中的挑战:他们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全靠自己摸索;偶尔出现的亏损,还要个人默默承担。这让我意识到,助农直播不能只靠“个人热情”,更需要“体系支撑”。


如今,各地政府都在发力扶持农村电商,从建设直播运营中心、提供技术培训,到搭建物流体系、规范收益分配,这些政策支持就像给基层助农工作“搭梯子”。只有政府持续引导、完善配套,才能让更多“村书记直播团”这样的力量走得更稳,让直播间真正成为农户的“增收桥”,让乡村振兴的路上,既有“个人微光”,更有“集体暖阳”。

(编辑:李锡念)

来源:荷尧镇 通讯员刘波妮 刘水明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