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上栗黑山羊“跑”出富民路

上栗黑山羊“跑”出富民路

发布时间:2025-10-18 点击数:15525
0

金秋时节,“贴膘”正当时。近日,在上栗县佰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农家院,数辆挂着“湘”字车牌的小车和大巴格外引人注目。刚刚采摘完蜜柚的游客们围坐一堂,正尽情享用一道地道的农家美食——上栗黑山羊肉。

1760695563(1).png

“我们这儿的食材,大部分都是自己种、自己养的。黑山羊、土鸡、生猪、鲜鱼、时蔬……样样都有。”该公司负责人周汉君笑着介绍。仅黑山羊,他的养殖场里大大小小就有四百多只。


“这连绵的大山,就是羊群的‘自助食堂’。每天分批放出去,傍晚它们自己会回来。”他打趣道,偶尔也有“胆大”的羊会溜达远些,前些天有几只跑到湘东荷尧那边去了,正准备用无人机找呢。

生态散养造就了黑山羊紧实鲜嫩的肉质,深受游客青睐。“羊基本是自产自销,农家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得准备两只。”周汉君说,许多游客品尝后意犹未尽,常常会额外购买一些,将这份美味带回家。

489218823043387371.jpg

佰信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是周汉君扎根乡村十余年辛勤耕耘的一个缩影。他逐步打造出一个集农旅融合、林景一体、产村联动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也因此成功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

同样是养殖黑山羊,在上栗县长平乡的星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我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另一种形态。一栋栋标准化羊舍依缓坡而建,在保育舍里,技术员李锦瑞正熟练地给小羊饲喂干牧草。小家伙们纷纷将头探入料槽,吃得津津有味。

“刚进场的小羊体重一般只有二十来斤,前期需要适当喂些干草调理肠胃,减少应激反应。”李锦瑞介绍,小羊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因此除了常规的防疫保健,各个环节的管理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image.png

据了解,星茂农业建有标准化羊舍7000平方米,黑山羊存栏量可达7000余只,年出栏量约14000只,主要通过批发渠道,稳定供应萍乡、长沙等赣湘边界地区的广阔市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上栗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特色养殖保险政策,扎实推动黑山羊、肉兔、田螺、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上栗县拥有黑山羊养殖场(户)950余家,其中规模化养殖场153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累计出栏黑山羊11.6万余只,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发展乡村产业中,上栗县始终将助农增收作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引导和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乡亲。

461123258996714585.jpg

“星茂农业,是我们几年前引进江苏客商投资的企业,是利用退出的花炮厂土地改造建设而成的。”长平乡长平村“两委”干部李丽莉介绍道,这个项目的落地,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每年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超过10万元的稳定收入,同时带动了数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当天上午,今年56岁的张合明正在羊舍里忙碌着。只见他按下开关,漏缝板下的传送带缓缓转动,羊粪便被统一收集到过道一端。“我在这里主要负责清运羊粪,干了一年多,每月能赚5000元左右。”张合明笑着说,如今自家种菜种田都用上了这些羊粪,庄稼长得好,味道也更香了。

image.png

在长平乡杉木村,肢体残疾的甘传木虽是低保户,但靠着帮扶政策和自身努力,生活充满了希望。他除了帮侄子在云峰岭养殖牛羊,自己也养了20多只黑山羊。“一年卖羊能有一万多元收入,还能享受3000元的产业奖补。”甘传木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发展黑山羊产业,是上栗县强化联农带农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上栗县精准施策,一方面完善政策引导,通过资金、补贴、金融支持等多元激励,激发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服务监管,筑牢风险防线,维护企农权益,为长效稳定的利益联结提供坚实保障。

“在上栗,如今已有800多家经营主体,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上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有活干、有钱赚、日子有奔头。”

从生态放养到现代化养殖,从带动就业到产业帮扶……在上栗,一只只黑山羊,“跑”出了一条坚实的富民路,也“跑”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编辑:李锡念)

来源:上栗发布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