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湘东区这位老师荣获“省级模范教师”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表彰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模范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决定》,表彰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60个、模范教师90名、先进教育工作者10名。
湘东区排上镇大路里小学
教师王绍兵
荣获“省级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让我们一起走进
王绍兵老师的教育故事
扎根乡土二十载,为乡村孩子点亮科学星光
王绍兵,湘东区排上镇大路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信息科技教师。他扎根乡村学校二十年如一日,常年以校为家,本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专注课堂、以德施教,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点亮乡村孩子的科技梦想。他带领孩子们用编程解决数学难题,用无人机描绘航天梦想,用AI人工智能技术培育秧苗。他以爱心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每学期坚持家访,实现“一个不落”。他是龚全珍式的好党员好干部,积极发挥省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关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获评江西省中小学“最美书记校长”、萍乡市“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等多项荣誉。

王绍兵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模拟飞行锦标赛
点灯引路 播种科学的种子
烛光虽微,亦照万里河山。王绍兵深知,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其所在的大路里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不足。王绍兵坚信,“万事开头难,只要起步,就会使命必达。”学校缺少资金,他便多方奔走,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公益组织的支持,先后争取资金300余万元。从此,学校有了一间永不关门的“金种子”科创中心,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航模、科技小发明、智慧农业试验舱,还有智能编程机器人、3D动画设计、3D打印等,无不让人啧啧称奇。没有师资,他便主动承担教学任务,一人身兼数职,在这个班教完电脑编程又到另一个班教无人机飞行;没有经验,他带领教师从课堂入手,深研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自制爆米花、水果电池小实验、养蚕观察日记……接地气的多彩课程设计让乡村孩子们释放出更多的天性,收获了知识,感受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乐趣。
在王绍兵的带领下,近年来,学生在信息素养提升活动、编程大赛等活动中获得省级奖项33个、市级奖项27个。学校创客教育“双减”工作案例被评为江西省第一批“双减”校内提质增效典型案例,学校获评首批江西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学校,江西省首批信息科技素养培育项目学校。
王绍兵老师辅导学生作业
以爱育爱 引导学生向阳生长
大路里小学有学生160名,其中三成是留守儿童。王绍兵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每年寒暑假,都会带领16名教职员工对全体学生进行家访,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合力。
班级里有一名叫小宇的男孩,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因为缺少陪伴、疏于管教,上课经常调皮捣乱、课后不写作业。一次,王绍兵发现,小宇创作的动漫作品《中秋望月》,不仅画面逼真,而且想象丰富。王绍兵敏锐地抓住这个突破口,把小宇的作品到处展示,推荐参加省级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还引导他编写益智小游戏,分享给全班同学。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感受到关心关爱的小宇,学习有了目标和动力,行为习惯得到改善、学习成绩得到很大提高。小宇说:“我长大了要帮助爸爸科学制种,用无人机播种。”听到小宇有了自己的理想,王绍兵开心地笑了。每个孩子都是一粒“金种子”,只要不断挖掘出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心灌溉,就能引导他们向阳生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王绍兵老师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追光不止 深耕教研聚力前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提高学校教师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王绍兵作为省骨干教师、市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共创式学习,共生性成长”的教学主张,构建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教师成长模式。
他积极推进学校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科学教育等,促进学校教育数字化发展,多渠道提升师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他带领老师主持研究省级龙头课题和多个省级重点课题,撰写及发表论文10余篇。他深入多所乡村小学开展“送教送培”活动,手把手传授交互式课件设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智慧微课录制等技能。近年来,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作用,在省、市、区各类培训中累计开展讲座30余次,覆盖教师近2000人次,促使区域内学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乡村科学教育就像是一道微光,把孩子们的科学梦想点亮,为他们打开那片未知的奇妙世界。”王绍兵眼里满含着对孩子们的殷切期盼,也映照着对教育家精神的执着追寻。
(编辑:李锡念)
来源:湘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