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芦溪县探索学前教育“乡味育人”新模式

芦溪县探索学前教育“乡味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06 点击数:11560
0
开栏语

今年以来,芦溪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微改革·面对面”行动。从产业升级转型到优化营商环境,从创新社会治理到增进民生福祉,从体制机制建设到基层组织建设,等等,每一项微改革都精准切中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都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为营造浓厚改革氛围,芦溪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开设【微改革·面对面】专栏,带您走进芦溪微改革的第一线,挖掘微改革背后的动人故事,展现微改革带来的实际成效,领略芦溪在改革进程中的崭新风貌。今天推出第七期,敬请关注。

芦溪县针对学前教育环境育人资源活化不足、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不够等问题,以教育改革与理念创新为驱动,深度融通自然元素,探索以菜园、小溪、森林等乡土元素为依托的“乡味育人”新模式,重塑学前教育育人生态。

图片

建立亲近自然指挥棒。确立以“‘自然即资源’‘空间即课程’‘教师即伙伴’”的“乡味育人”亲近自然学前教育理念为指挥棒,引领全县幼儿园环境建设,专门组建由教研员、园长、骨干教师、建筑设计师构成的“园所环境创意智囊团”,全过程参与指导全县幼儿园的规划、设计与改造升级工作,明确要求所有幼儿园严格执行环境建设标准,其中室内环境必须营造“书香、温馨、童趣”氛围,室外环境必须落实“自然、生态、野趣”原则,全面推动各园将本地丰富的自然元素系统性转化为核心教育资源,使环境本身成为育人的核心载体。

图片

完善核心引领机制。依托“乡味育人”教学模式,构建资源转化、空间改造与师幼互动三大核心引领机制。在资源转化上,深度挖掘并创造性利用本土自然元素,架构“一片林、一块地、一畦菜、一条溪、一潭泥……”等“N个1”游戏场域,系统构建“自然即资源”的游戏环境,让儿童在与真实自然要素的直接互动中获得学习与成长。在空间改造上,系统推进幼儿园物理空间的改造与升级,打破幼儿与自然隔绝的状态。在师幼互动上,重塑教师角色,明确要求教师在一日生活与游戏中践行“师幼一对一倾听”,专注记录儿童的想法、创意、问题与质疑,支持其自主决策,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自然探索的支持者、合作者。

图片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精准评估学前教育“乡味育人”模式实践成效,构建“幼儿体验-家长参与-社会监督”评价体系。幼儿视角依托自然游戏故事、户外探索表征记录及教师自然观察笔记,由园长、教研员采用《自然游戏质量量表》入园动态评估,重点监测菜园、树林、沙池、山坡等自然场域中材料投放、时间保障与空间利用情况,评估结果学期归档。家长视角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自然教育专题培训及沉浸式户外游戏观摩,引导家长评价儿童在菜园、竹林、溪流等自然环境中的游戏体验、教师自然教育支持行为及户外环境安全性。社会视角强化责任督学对“自然游戏占比”“乡土资源利用率”等核心指标的专项督导并限期整改,同时结合在线平台开展“自然教育满意度”社会调查构建全民监督网络,将自然元素深度融入监测维度,让“乡味育人”模式真正落地生效。

(编辑:李锡念)

来源:《江西改革工作简讯》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