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推出穴位埋线减重疗法啦!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推出穴位埋线减重疗法啦!

发布时间:2025-08-26 点击数:15627
0

是不是在减肥的路上反复挣扎?节食饿到眼冒金星,运动累到怀疑人生,体重秤上的数字却总像在开玩笑:努力减下去三斤,转头又悄悄涨回五斤?

别急着和脂肪 “硬刚”,或许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能给你新答案。

中医埋线减肥,不挨饿、不暴走,用一根根可吸收的蛋白线,在穴位上 “轻轻一埋”,就能唤醒身体的代谢潜能,让脂肪在不知不觉中 “悄悄溜走”。

想知道这根小线如何撬动你的瘦身大计?接下来的干货,可别错过啦!

什么是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针灸的治疗方法,是在针灸理论指导下,将可吸收的线体装到埋线针里,通过针孔推到辩证取穴的“穴位”上,线体在机体缓慢软化、分解、液化、吸收,从而持续刺激“穴位”,调节周围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是一种集穴位封闭、针刺、刺血等多种效应为一体的治疗方法。


穴位埋线治疗原理是什么?

在中医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取穴后,将人体可吸收的胶原蛋白线或羊肠线埋入人体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产生持久、柔和的生物物理刺激和生物化学刺激作用,达到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之效,同时使人体激素内分泌、神经免疫、糖类脂肪代谢等在持续“穴位”刺激下发生微妙良性变化,发挥其治疗作用。


穴位埋线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对于单纯性肥胖症,穴位埋线通过针具的刺入及线体的埋入可以引起组织损伤,导致脂肪细胞的死亡及小范围的脂肪液化,从而减少脂肪组织中的细胞数量,且某些穴位持续刺激也可提高机体儿茶酚胺等物质的释放,某种意义上增加人体基础代谢,有一定的减脂、减重作用,但这不是它的唯一作用。

对于单纯性肥胖,产后肥胖、食欲好应酬多的职场人士、脾虚湿气重的肥胖人群,通过穴位埋线后能抑制人体亢进的食欲和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并活跃交感神经,从而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的脂肪分解,是中医发挥独特优势的减重方法。

此外,对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原发性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频率:通常7-14天一次;通常4-6次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调整后续频率。


穴位埋线安全吗?

在进行穴位埋线时,专业的医生会用一根细小的埋线针,将线体材料注入相应的穴位,一个穴位只需要1~2秒钟的时间,整个过程一般几分钟即可完成,多数人只会感到轻微酸胀。


埋线材料要取出来吗?

不需要取出。穴位埋线所选用的材料是人体可吸收的高分子聚合材料,线体会被人体内的酶逐渐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穴位埋线减重多久能见效?

穴位埋线减肥分为埋线治疗期(10到14天埋线一次,10次为一疗程)和埋线巩固保健期(1个月埋线一次),一个疗程下来,体重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下降多少则因人而异。

穴位埋线实践使用当中发现其减脂效果较为明显,脂肪堆积较多导致的腰围、臀围、腿围较大的会有明显减小。

穴位埋线后配合科学的饮食管理和合理的运动规划则效果更佳。


操作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如疼痛、红肿、出血等,治疗后局部可能会有轻微酸、胀、痛、痒等,为正常现象,通常1-3天会自行缓解,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埋线后24h内针眼处不能沾水,要注意保持埋线部位清洁干燥,以防感染。埋线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一周内应避免食用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


穴位埋线的禁忌症有哪些?

①对埋线材料过敏或严重过敏体质者;

②埋线局部皮肤破损、感染、溃疡者;

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糖控制欠佳、甲亢活动期、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等;

④严重精神疾病;

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避开经期;

⑥既往有晕针史。


减肥是一场关于健康与自律的旅程。中医埋线减肥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手段,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并不是万能的。如果真的有减肥需求,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启科学、健康的瘦身之旅。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