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江西实现“两个历史性跨越”、“三个标志性突破”、“六个重大成效”!

江西实现“两个历史性跨越”、“三个标志性突破”、“六个重大成效”!

发布时间:2025-08-19 点击数:15179
0

江西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从经济总量看,预计2025年将达到3.6万亿元。从人均看,预计2025年达到8万元人民币、折合1.1万美元,站稳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正加速向高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迈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介绍江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8月18日上午,“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在南昌召开。相关详情如下:

发布会现场

首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这5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咬定“十四五”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加快打造“三大高地”,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14项指标进展好于预期;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总的来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为“十五五”时期及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发展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历史性跨越”、“三个标志性突破”、“六个重大成效”。

图片:赣州工信

两个历史性跨越

一是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站稳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从总量看,2022年跃上3万亿元台阶、达3.2万亿元,2024年达到3.4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6万亿元,发展位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从人均看,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1万美元大关,预计2025年达到8万元人民币、折合1.1万美元,站稳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正加速向高收入经济体发展水平迈进。

二是产业发展跨入新阶段,迈进新兴工业大省行列。十四五以来,我省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深入推进“1269”行动计划,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进入全国工业万亿俱乐部2025年有望达到1.2万亿元左右。全省已有万亿产业1个、千亿产业14个,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达到1.16万亿元,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正加速向万亿产业迈进。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获批建设,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突破40万家。江西已由传统的农业大省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

三个标志性突破

一是国家级大院大所从无到有,科技创新软实力实现标志性突破。十四五以来,我省深入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着力开展创新平台攻坚,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等中字头大院大所先后落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标志性突破。太行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8家。南昌实验室、赣南实验室启动建设,在赣两院院士新增6名,总数达10名。启动实施“2030先锋工程“2030启航计划,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64.52%,比十三五末提高7.84个百分点。在航空、稀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江西研”“江西造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图片:中建一局

二是东西南北大通道全面贯通,基础设施硬支撑实现标志性突破。十四五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铁路纵横成网,赣深、安九、昌景黄高铁相继建成通车,昌九、长赣高铁加快建设,铁路运营里程突破5000公里(达到5419公里)、高速铁路突破2000公里(达到2286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时速350公里高铁全覆盖,现在南昌至长沙、武汉1-2小时,至上海、广州等周边主要城市3-4小时,至北京、西安等城市5-6小时。高速网线加密,打通出省通道32个,通车里程接近7000公里,在县县通高速基础上,80%以上县通双高速。水运加速畅通,赣江、信江实现三级通航,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960.6公里,预计今年将突破1000公里,两横一纵内河高等级航道初步形成。同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进入可研报批阶段,浙赣粤运河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江西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网基本形成,正在以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提升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

▲图片:国网江西电力

三是电网迈入特高压时代,电力能源保供给实现标志性突破。江西是一次能源匮乏省份。十四五以来,我省坚持源网荷储协同发力,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全口径装机容量突破7000万千瓦,十三五末增加3000万千瓦。风电光伏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比重超过50%、达到56.2%。同时,大力推进外电入赣通道建设,雅中至江西、南昌至长沙、武汉至南昌3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建成投运,内蒙古腾格里沙漠送电江西工程加快推进,闽赣背靠背联网工程即将开工,能源不仅从身边来从远方来拉闸限电已成为历史,即使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这些用电高峰时段,群众生活和大工业用电都能得到有力保障。

六个重大成效: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成效。江西接续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务,谋划实施300多项改革举措,开发区管理制度、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绿色金融等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科技成果转化体制等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顽瘴痼疾得到有效破解。更大力度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1.7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打造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坚持以一流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市场调查满意率保持在9成以上,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多年保持在55%左右。

二是对内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效。十四五以来,江西着力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大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累计建成2个国家级开放口岸、5个综合保税区、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赣欧班列通达14个国家,出口通关效率保持中部地区第1南昌、景德镇纳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范围,英雄城南昌跻身新晋网红城市,千年瓷都景德镇正以新的方式再现文化磁场。首家央企总部中国稀土集团落户赣州,7家企业上榜全球国际承包商250强,利用省外项目资金突破万亿。江西正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越来越多的人看好江西、投资江西、畅游江西。

三是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十四五以来,江西加快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西经济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周边省份的联系更加紧密、交往更加频繁,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更加彰显。强力实施省会引领战略,加快推动苏区振兴发展,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支撑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预计十四五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4.5%。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4年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6元,年均增幅9.4%,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5G网络实现乡乡通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十四五以来,江西锚定当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居全国第二。42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连续7年优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5%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97.7%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5.3%,好于全国近4个百分点。

五是民生福祉改善取得重大成效。十四五以来,我省每年集中80%左右的财力办好人民群众关心期盼的大事、要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2.8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3.6万元,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人均待遇水平居中部地区第1。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622所、新增学位约76.6万个。7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建立婴幼儿入托补贴制度,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46个。

六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重大成效。十四五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粮食、金融等领域安全基础。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85.8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439.2亿斤,连续12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高风险债务全面清零,持续保持全国唯一债券零违约省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深入实施,扫黑除恶工作连续6年居全国前列,连续19年获评全国平安建设考评优秀省,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编辑:李锡念)

来源:江西发布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