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安源区青山镇:一坛擦菜香 半城萍乡味

安源区青山镇:一坛擦菜香 半城萍乡味

发布时间:2025-07-29 点击数:15692
0

在萍乡,每到青黄不接的时节,街巷总传来一阵阵擦菜清香,这道从农耕岁月走来的小菜,是萍乡人舌尖的乡愁,更是刻进时光的下饭哲学。

萍乡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为冬、春两季蔬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选用新鲜蔬菜经过加工腌制成擦菜,这一传统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擦菜用料多选用芥菜,卷心菜亦可,制作时剥去老叶、洗净晾晒至七分干,待叶片褪去青涩扎成小把,层层码入洗净的荷叶坛。每放一层菜用手掌压实,半坛后取工具反复筑压,直到坛口封盖,荷叶槽注满清水,45天无氧发酵后,变得柔软,色泽乌黑,香气扑鼻,即可食用。

乌石印象生态园擦菜

萍乡人爱吃辣,口味重,餐桌上总少不了辣味。擦菜具有开胃,去油腥的特性,要是哪天家里辣椒断了供应,擦菜就成了很好的替补。在农村,老人家常说“家有擦菜,不吃淡饭”,单炒时,一把萍乡辣椒两颗蒜子爆香,就能扒两碗大米饭,它能作馅、也能入汤,在萍乡人的一日三餐里,擦菜的身影随处可见,而最让人惦记的,还得是那碗擦菜炒粉。

擦菜炒粉

铁锅烧至发烫,淋入两勺猪油,金黄的鸡蛋打入锅中,肉丝与豆芽翻腾出香气,筋道的萍乡米粉下锅,大火快炒间,擦菜碎与辣椒、酱汁迅速裹住每根粉条,出锅时色泽金黄透亮,辣香中混着坛酿的醇厚。用筷子挑起,入口先是擦菜的酸辣明快,继而米粉的筋道在齿间舒展,末了肉丝的鲜香漫上喉头 —这口锅气十足的热辣滋味,稳居萍乡人早餐与宵夜的“心头好”榜首。

擦菜美食

早年为应对冬春蔬菜匮乏,萍乡家家户户依循传统工序腌制芥菜,把时令馈赠转化为跨越季节的风味储备。老师傅们全凭双手感知菜叶的水分、坛内的紧实度,每坛擦菜的风味都带着独特的“手作盲盒”属性,经验足的主妇们能调出恰到好处的清香,新手则需多番尝试,否则难免在发酵中失了分寸。

与传统作坊不同,青山镇乌石印象生态园全新推出的“众品源”擦菜产品,在保留荷叶坛腌制、手工筑压等传统核心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化生产设备,机器精准把控时间节点,将过去依赖“老师傅手感”的发酵过程转化为可量化的标准流程。既留住掌心压实菜叶的温柔,又让清香风味始终稳定在最佳区间。目前,生产设备已经在陆续安装阶段,预计年产 200万斤的 "众品源" 擦菜将从这里启程,沿着快递网络远销各地,让在远方的游子也能尝到这种美味。

萍乡老表的性格,正如擦菜般低调朴实、能屈能伸。从早年坛罐里的“经验密码”到如今标准化生产线上的 “风味符号”,变的是从凭经验到靠科技的品质把控,不变的是萍乡人对土地馈赠的敬畏与让老味道行稳致远的匠心。

近年来,安源区打造“辣红安源”产业及品牌建设之路,大力推广地方特色美食,扶持青山镇本地“津巧坊”盐果子等本土品牌做大做强的同时,立足一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品牌化发展做好产业协同文章,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版图。

(编辑:李锡念)

供稿:宣传办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