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教育>湘东区:家校社协同 全链条护航 让青少年 “身心” 健康向阳而生

湘东区:家校社协同 全链条护航 让青少年 “身心” 健康向阳而生

发布时间:2025-07-02 点击数:15261
0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为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新形势,湘东区秉持“从规范到专业、专业到情怀”的理念,多部门、多系统联动,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实处见效,让干预跑在问题前头,走出了一条特色育“心”之路。

在由省教育厅举办的2025年江西省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湘东区教育局《规范心理测评工作机制  精化颗粒度管理机制》地方工作机制案例获评全省心理健康优秀案例一等奖

目前,全区重点学段学生已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筛查,2025年,有效干预心理危机近380起,对比2024年,整体趋势呈向上向好动态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 有效破解发展瓶颈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板,区委、区政府科学设立50万元专项经费并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严格落实专款专用制度,确保资金精准投向课程体系开发、心理咨询室标准化建设、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策划等重点领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撑。同时,创新人才选拔机制,通过资格审查、专业考核、实践评估等多维筛选,从教师队伍中精准遴选1名具备丰富教研经验的心理健康教研员以及4名持有专业资质、实践能力突出的心理专业人才,充实师资力量。通过“资金保障+人才赋能”双轮驱动模式,系统破解了长期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等核心难题,为构建覆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筑牢根基。


▲湘东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成员赴南昌参加专业心理培训

推进统筹规划 规范标准化普测流程

坚持“专业赋能、规范先行”原则,首次付费引入第三方专业心理测评机构,结合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准匹配适用量表,科学确定测评对象。通过专家团队指导、发放家长知情同意书与学生测评指南,建立全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分阶段开展测评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师生访谈等方式对重点对14所初中和4所高中进行深度走访调研,排查潜在风险点,全方位保障测评数据真实可靠。2025年春季学期,累计完成约31000名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为精准识别学生心理状态、实施靶向干预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湘东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成员在云程学校查看心理健康教育“八个一”工作落实情况

深化数据应用 构建精准干预体系

严格落实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数据专人管理,各校以测评结果为基础,组织班主任、心理教师联合开展数据核查工作,动态更新异动学生信息,重点筛查异常数据背后的潜在风险,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各校由校长牵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校一案”计划,启动“三包一”包干机制。通过开展全覆盖心理谈话、个性化辅导、家校协同共育等方式,为每位学生建立动态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过程。2025年,累计成功化解75起心理危机事件,切实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麻山中学举办首届5·25心理游园活动

强化专业支撑 完善全链条指导服务体系

把握测评前后关键节点,实施全流程专业化指导。测评前,组织召开线上专题部署会议,明确操作规范与保密要求,充分保障家长知情权与选择权,通过“自愿参与、自主申报”机制,确保测评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测评后,组建由心理学专家、资深教研员构成的专业团队,多维度开展数据解读与应用指导:通过教育平台发布系列解读文章,系统剖析测评数据背后的学生心理特征;定期举办线上、线下专题讲座,为教师和家长提供科学干预策略;建立区域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形成“筛查—评估—干预—转介”闭环服务链条,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与实效性。

▲全链条、全覆盖指导服务体系

开展多维联动 深化教育实效

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访谈,针对心理预警学生、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建立彩虹档案;以家访为纽带,整合心理健康课程、公益课程、家长成长课程等资源,推动心理教育课程多元化,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形成教育合力。2025年联合区妇联、团区委、公益组织为各中小学送课达60余场,受益学生累计达近4000人次,受益家长达620人次,创新建立“一中学+一小学”送教模式,分别开设家庭教育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动刚需教育资源精准下沉,切实提升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1400名家长在云程中学参与家庭教育课堂

(编辑:李锡念)
供稿:区教(体)育局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