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再添新成果 萍乡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与核医学科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近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公布2023-2025年第二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审结果,萍乡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与核医学科双双入选,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此次评审经过多轮严格筛选,萍乡市人民医院凭借扎实的专科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多学科协作优势脱颖而出。至此,医院已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泌尿外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3个,涵盖内科、外科、医技等多个领域,学科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地市医院前列。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硬核支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提升诊疗水平、服务百姓健康的核心抓手。此次病理科与核医学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获批,不仅填补了萍乡地区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专科空白,更将为肿瘤精准诊疗、疑难疾病诊断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进一步推动医院向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目标迈进。
新增重点专科介绍
病理科
精准诊断的“幕后守护者”
病理诊断被誉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临床治疗的“导航仪”。萍乡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开展常规病理、冰冻病理、各种细胞病理、人工智能液基细胞技术、细胞蜡块、特殊染色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生殖道分泌物免疫荧光、荧光原位分子杂交(FISH)、PCR技术、原位分子杂交、肿瘤基因检测、流式细胞术等检查项目。
设备方面拥有自动脱水机、包埋机、摊烤片机、石蜡切片机、自动封片机、自动染色机、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机、冰冻切片机、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十人共览显微镜、自动扫描仪等病理专用仪器30余台。
现有高级职称3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6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科室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十余篇。
病理科为国家级病理专业住院医师规范性培训基地,已培养病理专业住院医师十余名。病理科近三年来通过国家癌症中心、国家病理质控中心能力验证三十余项,2024年获得全国病理知识竞赛三等奖。
核医学科
精准医疗的“创新先锋”
核医学科是现代医学的“跨界引擎”,融合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于一体。萍乡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是全市最早独立建制的核医学专业学科,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业务范围涵盖检验、检查与治疗等,主要开展核素治疗、核素诊断、脏器功能显像及实验室检测等业务,是我院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专业科室。
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占比50%。专业团队含医师6名,技师3名,护士1名,其中正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3名。
科室现拥有GE双探头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流水线、全自动γ计数器、放射性核素自动分装仪、Rm-905a活度计, 甲状腺功能仪、JB4040型B-Y检测仪等先进的设备。
目前开展的治疗项目有131碘治疗甲亢,131碘治甲亢是目前核医学应用最为广泛、最成熟的治疗技术,病人不开刀、无痛苦、无创伤,费用低,见效快,一次性口服131碘溶液,3—6个月见效,治愈率80%以上;科室在赣西地区三甲综合性医院中率先开展了SPECT/CT甲状腺、肾、骨骼等脏器全身断层、动态等核素功能影像诊断工作。同时实验室开展甲状腺功能类、糖尿病类、肿瘤标志物类、性激素类、肾病类、前列腺癌、骨标志物、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等检测项目50余项。
学科有独立的教研室,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基地,承担了本科核医学理论教学。近年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11项,发明专利3项,引进新技术10项,在核心期刊、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科室专业设置及人员梯队结构合理,作风优良,在临床诊疗及科研教学中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以专科建设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认证,更是服务提升的契机。未来,医院将紧扣“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发展理念,以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持续强化学科集群效应,打造“疑难重症诊疗高地”和“临床科研创新基地”,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
学科建设的每一步
都是向患者需求贴近的初心践行
每一份成果
都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铿锵回响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