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公告>紧急通知!萍乡市安委办、减灾办印发

紧急通知!萍乡市安委办、减灾办印发

发布时间:2024-05-05 点击数:10061
0

5月3日,市安委办、市减灾办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刻汲取广东梅州市梅大高速塌方灾害教训,有效防范管控各类安全风险,坚决防范遏制类似事故灾害发生。

《通知》指出,当前“五一”假期已过半,文旅市场活跃,群众出行出游集中,交通运输异常繁忙。加之入汛以来,我市强对流天气频发,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土壤水分饱和,极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尤其是“五一”假期后半段,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降雨过程,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不稳定风险、不确定因素激增。各县区、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事故灾害挑战更严峻、更复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增强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强化极限思维、底线思维,深入查找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采取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三包”监管责任制,确保全市安全形势稳定有序。

《通知》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规律特点,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本县区、本行业实际,加大对事故灾害多发区域和行业领域的风险防范和管控力度。一要切实强化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防范。各级交通运输、交警、公路等部门要深入分析研判汛期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风险特点,特别是“五一”返程客流量高峰期,聚焦国省道、农村和山区公路、通往旅游景区道路等重点,加大巡查监测和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尤其要对临水临崖、路基边坡等重点部位进行科学判定,不能确保安全的要坚决采取封闭封停等措施。要全面加强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农村客运等大型载客交通工具的安全监管,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要切实强化在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汛期施工安全管理,及时将易受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侵袭的施工驻地和作业工棚搬迁至安全位置。二要切实加强文化旅游领域安全防范。各级文旅部门要督促旅行社、旅游景点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游客的安全警示教育,严厉打击“黑景点”“黑旅游包车”“黑游船”以及违规改装车船等。要强化对未开发、未开放区域旅游安全管理,引导游客远离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劝阻游客和驴友暂停户外探险活动;要加大木质古建筑多、草木茂盛的旅游景点消防隐患的巡查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要督促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加强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关键设施设备安全可靠,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处理,坚决防止“带病运行”。三要切实加强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防范。各县区、各部门要对本辖区或行业领域人员聚集活动风险进行评估,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管理责任措施。要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环节的安全把关,组织有关部门提前实地开展现场踏勘。要建立人流密度监测预警机制,及时采取避险措施,严防人流对冲等安全隐患。要聚焦商场市场、宾馆民宿、餐饮娱乐等人员聚集场所,深入排查整治违规用火用电、封闭安全出口以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等问题隐患。对烟花爆竹、矿山、危化品、工贸、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农业机械、水利、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也要举一反三,对重大安全风险“一点一策”深入研究,拿出真正管用的硬措施,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灾害发生。

《通知》强调,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压实自然灾害防控责任,细化防控措施,确保风险管控到位。针对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要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加强综合分析和会商研判,把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作为当前重中之重,坚持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控,全面排查梳理所有在册隐患点、切坡建房危险点以及新增隐患点,加强道路交通(临水临崖公路沿线)、林区作业、野外施工、小型水电、山区旅游、切坡建房的安全防范和堤防、水库、尾矿库等工程尤其是在建涉水工程的巡查防守。要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全面开展隧道以及低洼地区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建筑地下空间防水防淹措施。要坚持落实“631”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主动防灾避灾,特别是督促“叫醒”各级责任人员,一旦发现灾险情征兆,组织做好危险区和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妥善安置工作,确保“不死人、少伤人”。积极做好灾情管理和灾后救助,规范做好救灾物资和资金调拨管理,确保受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要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强化信息统筹和共享,及时发布暴雨、雷电、大风、森林火险等预警预报信息,突发事故灾害或遇有紧急情况,要立即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当好萍乡的“守夜人”。要加强节日值班值守情况的抽查检查,坚决杜绝信息报送不及时和信息倒流问题,对擅离职守、迟报漏报的严肃追责问责。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要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应急状态,向重点地区、重要场所、关键部位靠前部署、精准前置,结合当前事故灾害形势和风险规律,落实应急预案、力量、装备准备,加强针对性、实战化训练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有力有序有效应急处置。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应急管理局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