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看!一幅乡村美、百姓富、生活好的萍乡田园风光图!

【乡村振兴】看!一幅乡村美、百姓富、生活好的萍乡田园风光图!

发布时间:2022-07-18 点击数:10430
0

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面对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萍乡广大党员干部正

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奋力描绘百姓富、生态美的

昭萍农村新画卷。

SUMMER


瓜果飘香 助农增收




       盛夏时节,安源区高坑镇的西瓜、葡萄等时令水果纷纷成熟上市。今年以来,高坑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生态园、瓜果基地等为载体,打造了以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在高坑镇彭泉村的西瓜基地里,20多亩西瓜进入采收期,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摘瓜、打包、装车。与此同时,皮薄多汁、味甜籽少的西瓜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今年我种的是麒麟瓜,平均一个有10到15斤,批发价3元/斤,有很多游客和客户来我基地买瓜。目前已经卖了2万多斤,今年预计可收8万斤西瓜。”基地负责人许波看着自家瓜田里长势喜人的西瓜,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

       “西瓜基地就在家门口,我们在基地做工,每天工资有150元,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村民游佳鸣开心地说道,“我们都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产业托底 致富有路


       在芦溪县芦溪镇东阳村,村民们正围坐在千年古樟旁聊家常。“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村民徐新坤乐呵呵地分享道,如今他在村里的农业产业基地做工,一年下来有近10万元收入。

       近年来,东阳村积极整合村集体资产,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了秋雪蜜桃、果蔬药材等特色产业,打造了集农旅休闲、田园采摘、民俗体验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了150名村民就业。“我们的果蔬药材种植基地总投资600万元,其中村集体占股51%,个人占股49%,种植了黄精、罗汉果等农产品。”东阳村果蔬药材种植合作社入股农户易家凤笑着说,“过去都是村集体给老板打工,现在变成了老板给村集体打工,大家干活都有劲了。”


       此外,东阳村还以老房改造的形式,引进了精品民宿项目。通过“精品民宿+普通农家乐”的形式,东阳村计划打造一条涵盖“吃、住、玩、休闲”等功能的东阳民俗文化发展示范带,以促进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目前,民宿项目已基本完成改造,预计年底可正式营业。

       “有了产业项目托底,今年村集体收入将实现翻番。”东阳村党总支书记李斌全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农旅融合 赋能发展


       小桥流水、特色采摘、观光旅游……走进湘东区麻山镇,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呈现眼前。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麻山镇一个个小乡村逐渐走向新生,依托“生态+”“旅游+”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

       “现在,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景星村党委书记易雄介绍道,这些都与村里的望梅湖景区密不可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区位优势,望梅湖景区打造了以果树种植为主,集绿化苗木、休闲观光、养老度假、研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学综合生态休闲项目。目前,景区已建成特色果蔬采摘区、生态水库垂钓区、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等项目,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以前做梦也没想到麻山村会变得这么好,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说起麻山村的变化,当地村民总是满脸幸福。近年来,麻山村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庄面貌明显改观,农民生活有效改善。尤其是依托“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麻山村还先后建成了葡萄、草莓、花卉苗木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安排本地群众就业80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18000元。



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
日新月异、竞相媲美
稳稳地托起了老百姓的幸福梦
绘就了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综合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