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构建“三个一”就业服务体系
湘东区构建“三个一”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稳定就业,防止返贫致贫,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构建“一张网”就业监测体系。坚持县、乡、村三级“一网体系、多点监测”原则, 采用“大数据 + 小分析”工作法,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脱贫户、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动态管理。依托江西省大数据平台和脱贫人口就业台账系统,实行优先帮扶机制,区级每周五下午定期电话抽查脱贫户就业情况是否与大数据平台一致,做好脱贫劳动力入户调查,实时掌握每一名脱贫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培训需求,关注腊市镇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建立易地搬迁脱贫户“零就业”清单,对就业质量不高、收入低的脱贫劳动力,开展“一对一”精准到户帮扶,通过推送岗位、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途径,帮其实现再就业,并动态更新就业台账系统信息,做到数据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
二、构建“一体化”就业提升体系。每月开展一次企业用工、缺工调查,整理汇总企业招工信息,通过网站、人力资源市场、微信、抖音等媒体,及时对外宣传发布。坚持就业技能培训与主导产业相结合、与脱贫劳动力培训意愿相结合、与企业用工需求相结合,通过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开展“群众点菜,政府买单”式技能脱贫培训。以提升就业能力为重点,融合课堂讲授、实地观摩以及实习操练等模式,实现应培尽培、能培尽培,精准培训、有效培训,以技能促就业。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激发困难人员的“内生动力”,实现由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的转变。充分发挥帮扶车间就业载体作用,建立“企业+车间+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脱贫户、企业、村集体及特色产业发展“四方受益”的喜人局面。现有14家扶贫车间,吸纳脱贫户107人,发放补贴15.4万元。
三、构建“一对一”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常态化就业困难人员“一对一”帮扶机制,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困难群体,开发与严管并重,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手抓岗位开发。综合开发保洁绿化、治安协管、农家书屋管理、防疫、护林等公益性岗位451个,补齐就业脱贫最后“短板”,稳稳托住就业相对困难群体。并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严格按照“谁开发、谁管理,谁出钱、谁负责”的归口管理原则,明确岗位职责,严格考勤考核,强化人岗匹配和在岗位人员管理。同时,由区纪检部门和区乡村振兴局开展就业帮扶督查,进一步促进公益性岗位规范化。( 王玉芬)
(编辑:李锡念)
来源:湘东区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