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中学扎实推进“'双减”工作
为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上栗中学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机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到位、改彻底,切实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措施,形成合力,促进“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落地生根,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引擎,推进“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
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二、强化五项管理工作细则
(一)、手机管理,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手机管理作出以下规定:
1.通学生不准携带手机进入校园。
2.寄宿生不准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可在家长申请情况下带不能上网无内存的老人机,学生老人机禁止进入教学区、教师工作区、学生运动区,只能在宿舍区使用。
3.上课期间,学生在任何场合不准使用手机。
4.实行手机报备制度:(1)不建议家长为学生配备手机;寄宿生如有特殊需要只能配备携带“老年”手机,在校期间,必须交宿管员统一保管;且家长需填写《携带手机申请书》,说明原因、登记学生手机号码、手机型号等信息,班主任审批后交年级存底:(2)所有家长,学生需签好《遵守学校手机使用管理规定承诺书》交班主任留存。
5.在教学区、教师办公区、学生运动区发现学生有携带使用手机的,老师有责任、有权利收缴,交由班主任转交年级组统一保管,直至高考结束凭证领回。扣班级纪律分2分,对所在班级和学生进行通报。
6.年级组不定期对本年级进行检查,一经发现,收缴手机交年级组集中保管,直至高考结束凭证领回,扣班级纪律分2分,对所在班级和学生进行通报批评、约见家长,签订试读协议;发现2次扣班级纪律分4分,给予记过处分。屡教不改的,情节严重的给予留校察看或改变学习环境处理。
7.寄宿生上课期间为禁用手机时段;非禁用手机时段如有需要,可以向宿管员申领手机在生活区使用老年手机和家人联系,联系完后必须及时归还。
8.寄宿生不得在教室为手机充电,如果发现,所有老师有权没收充电器,收缴手机并交年级集中保管,直至高考结束凭证领回;在寝室充电要注意安全,若充电造成任何安全事故,责任由手机所有者承担。
9.学生因疾病或其它急事要与家长联系的,手机禁用时段可以找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代为联系。
10.其它类似信息产品参照本办法执行。
11.考试期间利用手机作弊,由监考老师或者巡查领导发现,一经查实,收缴手机并交年级集中保管,直至高考结束凭证领回;年级组约见家长,签订试读协议,扣班级纪律分6分,全校通报,给予记过处分。
(二)、作业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切实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学校严控学生家庭作业总量,严格要求课任教师精准布置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每天课外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具体时间要求为:语文20分钟,数学20 分钟,英语20分钟,物理10分钟,化学10分钟,历史10分钟,政治、地理、生物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等通讯平台布置家庭作业。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
作业管理实施班主任统筹负责制,班主任每日审核各科作业,严格把控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定期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时间,反馈给各学科教师并及时调整。年级组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家长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各班作业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
同时要求老师们培养孩子的良好作业习惯,按时自主完成作业。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并纠错。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生活,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不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大量报兴趣班,增加孩子身体和心理负担。
(三)、读物管理,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严格规范课外读物,防止问题读物进入学校。严格审视学校推荐书目读物价值取向。推荐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读物,以及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书籍,保证每天有不少于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并安排每周2节阅读课集中阅读。同时学校开放图书馆,推荐学生阅读适合的、正版的、积极向上的书籍,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习惯,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
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让学生从读本中汲取营养,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适时开展名著交流活动,推动海量阅读活动的开展。
(四)、睡眠管理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学校全体师生严格执行学校学校作息时间,早晨到校不得早于8点,午休12:40时到13点40分,晚自习18:50—21:20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21:50按时就寝,保证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9小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年级组定期调查了解学生睡眠动态。班主任、宿舍管理员每天值班重点关注学生午休及晚就寝纪律,让学生正常休息。同时为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五)、体质管理
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立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做好体质监测。
学校要求学生要做到每天坚持体育活动。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教育引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浪费;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尽量多掌握体艺技能;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课由专业体育教师上课,大课间不少于30分钟,坚持做好“两操一课”,坚持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提醒注意运动安全,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如果学生确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运动,请家长向学校出示相关证明并向体育老师递交请假条。营造运动的氛围与环境,鼓励学生养成良好运动兴趣和习惯。
三、“双减”工作
1、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本校教师不得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在校教师不得为课外辅导机构拉学生、不提供学生各种信息,不得以暗示的方式向学生推荐校外培训机构。
2、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注重思维培养,班主任协调好作业总量,任课教师分层布置突出重点、发挥实效。同时开展教师培训,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实效性,优化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胜)
(编辑:李锡念)
来源:上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