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我们的“十四五”——安源区:执绿色之笔,答好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我们的“十四五”——安源区:执绿色之笔,答好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18 点击数:11512
0

“十四五”时期,是安源区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砥砺前行、收获硕果累累的五年。安源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们的‘十四五’”系列报道,全面梳理“十四五”期间安源区在产业转型、营商环境、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各领域的探索实践与辉煌成就,凝聚奋进力量,共创美好未来。本期聚焦安源区绘就绿水青山、增进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建设篇章

立冬已至,安源区的生态画卷却依旧生机盎然:白源河畔,清水潺潺映着岸边斑斓彩叶,几位市民循着草木清香散步闲谈,不时停下脚步拍几张风景照;城区街巷,“安源蓝”与澄澈晴空相映,清新空气沁人心脾;乡村田野间,洁净庭院旁的池塘水波潋滟,几位村民正提着水桶浇菜,“现在水干净了,浇菜、洗衣都舒心!”……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是安源区“十四五”期间深耕生态保护、厚植绿色底色的生动写照。五年来,安源锚定“天蓝、水清、土净、景美”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让绿色成为安源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治水攻坚:清流润城绘底色岸绿景美百姓欢

“现在河里的水清亮得很,夏天还能看到小鱼游呢!”谈及家门口的变化,南门桥断面附近的村民张女士打开了话匣子。这份清澈,源于安源区实打实的治水硬功。

图片

“十四五”期间,安源区南坑河河口、桐车湾、南门桥芦溪路行等4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类水质持续保持100%,这份“满分答卷”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精准有效的治理。投资5480.77万元整治白源河安源区段,1315.75万元规范入河排污口建设,8445.08万元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处理规模跃升至10000m³/d,出水标准从一级B提至一级A;青山镇、安源镇、五陂镇、高坑镇等5个集镇污水管网改造投入6243.52万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新建及改造管网超83公里,总投资超2.3亿元。

“我们给86个入河排污口都建了‘身份证’,排查、监测、溯源一步到位,还和湘东、芦溪经开区签订了流域生态补偿协议,构建了24小时动态监管的水环境健康监控平台,哪处水质有波动,能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安源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域联动的监管体系让治水更精准。农村治水同样不含糊,投入1520万元建成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610吨,3个镇街6个行政村的村民告别了“污水横流”的困扰,“以前污水顺着路边流,夏天臭烘烘的,现在管网铺到家门口,污水有了去处,院子里都干净多了!”五陂镇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治气攻坚:“安源蓝”铺展晴空 清新空气沁人心

“现在抬头就是蓝天白云,空气闻着都清新!早上我骑着电动车送儿子上学,一路看着晴空万里,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家住安源新区的市民陈先生打开手机天气APP,空气质量“优良”的标识格外醒目,“以前偶尔会遇到雾霾天,出门得戴口罩,现在基本看不到了,周末带家人去公园野餐、爬山,呼吸新鲜空气,成了咱们的日常。” 

图片

截至2025年11月2日,安源区PM2.5浓度降至31.0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改善7.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4.8%,较2020年提升2.7个百分点,蓝天幸福感实实在在装进了市民口袋。

这份“气质”提升,离不开“人防+技防”的立体防控。安源区建成大气质量监测站、高空瞭望系统,配备无人机等装备,对大气污染精准溯源、协同管控,“不管是企业排污还是秸秆焚烧,无人机一升空就能发现,加上地面巡查队伍,形成了全方位监控网。”安源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即便面对区域传输影响,也能快速响应处置,让“安源蓝”成为常态。


治土攻坚:沃土守护安全感固废治理绽新颜

“这块地以前是老厂房,现在经过严格检测和治理后,建住宅我们住着也放心!”在安源区“两公一住”用地项目现场,准业主王先生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心声。“十四五”期间,安源区对33块用途变更的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100%。

在危废监管领域,安源区更是走出了特色之路。“以前我们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现在有了‘小微试点’企业,处置又规范又方便!”萍乡网优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安源区引入2家省级“小微试点”危废收集企业,破解了小微企业治污难题。同时,在全省率先构建“全域排查、全面清理、全量处置、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提升”的“五全”监管体系,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实现危废全过程可追溯,筑牢了环境安全防线。

图片

农村环境整治同样成效显著,9个行政村完成综合整治,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乡村颜值与生态品质同步提升,打造了乡村生态振兴的“安源速度”。

创新实践:绿色发展赋新能生态红利满庭芳

除了污染防治攻坚,安源区还在生态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4个社区入选“江西省低碳试点社区”,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倡导绿色生活,让低碳理念融入日常;五陂镇中心学校获评美丽中国建设优秀案例,“小手拉大手”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让环保理念浸润人心。智慧监管平台的搭建,更让水环境治理实现“24小时不打烊”,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发现,精准治污能力持续升级。


     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安源区将继续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水环境生态修复、大气污染协同防控、土壤污染源头治理等重点任务,持续完善智慧监管体系,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守护好每一寸绿水青山,让生态安源的底色更浓、成色更足,让碧水蓝天的生态福祉惠及一代又一代安源人。

(编辑:李锡念)

来源:安源生态环境局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