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揪出肾病“元凶”!萍乡市人民医院肾穿刺病理活检术顺利开展,让患者少跑路、早康复
“尿里总浮着细密的泡沫,平时动不动就腰膝酸软、浑身乏力,心里越想越慌,生怕是严重的肾病……”49岁的王女士(化名)被持续一个月的蛋白尿问题折磨得心神不宁。原本以为得千里迢迢去外地做检查,没想到在咱们医院就把病因查清楚了,拿着病理报告的她终于松了口气:“不用跨城奔波,真是太省心了!” 困扰她的健康难题,通过萍乡市人民医院新开展的诊疗项目顺利找到了答案。
过去多年
萍乡市人民医院开展肾穿刺活检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能精准完成穿刺取样。但是病理检测环节局限于外送,虽能满足基础诊疗需求,但始终受限于“外送模式”的局限——报告周期长、沟通效率低。让部分患者不得不跨区域奔波求医,增加了就医成本与不便。
近期,萍乡市人民医院肾病内科与病理科紧密协作,开展了本院首例肾脏穿刺病理活检术。这一诊疗项目的落地,正是我院肾穿刺活检技术从“多年临床操作”到“院内病理闭环”升级的生动缩影,截至10月份我院已经独立开展肾脏病理十多例。每一例成功诊疗都实现了“标本不外出、报告院内出”:肾病内科完成穿刺后,标本直接送院内病理科,临床医师可随时与病理医师沟通病例细节,最终病理报告平均出具时效较外送模式大幅缩短,且诊断结果能与患者临床症状、病史深度结合,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这不仅是我院肾穿刺活检技术的“补全升级”,更关键的是填补了萍乡地区肾脏病理的空白,开启了“临床-病理”院内协同的精准诊疗模式。让萍乡及周边地区的肾病患者无需跨区域奔波就医,在本地就能享受到规范的“临床操作+病理诊断”精准诊疗服务,切实减轻了患者家庭的就医负担。
多学科协同发力 首例手术精准落地
王女士(化名)就诊后,我院为其进行了全面检查,血浆白蛋白、甲状腺功能、风湿十四项、自身抗体及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但24小时尿蛋白测定结果为1.82g/24h,正常情况下应低于0.15g/24h,王女士(化名)的测量数值属于明显升高,需进一步明确病因以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同意后,10月9日,由肾病内科主导、病理科全程配合,为王女士(化名)实施局麻下肾穿刺活检术。手术在彩超精准定位引导下规范操作,整个过程仅用时15分钟便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出血、腰痛等不适症状。3日后,病理科通过PAS染色、PASM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等专业技术完成检测,出具了明确的病理报告,确诊其为“I期膜性肾病(PLA2R相关)”。肾病内科依据这份病理结果,迅速为患者制定了针对性诊疗方案,并建立了定期随访机制,全程保障治疗效果。
此次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达到了标本取材合格、报告及时出具的预期效果,也展现了我院肾病内科的诊疗水平与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性,为后续同类诊疗项目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什么是肾穿刺活检?
肾穿刺活检全称为“肾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医生在彩超引导下,用细针从患者肾脏抽取微量组织,通过病理分析明确病变部位(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病变性质(炎症性与非炎症性、活动性或非活动性)及病变范围(局灶性或弥漫性、球性或节段性),为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判断提供关键依据。
明确诊断
指导治疗
评估预后
其核心重要性在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是肾脏疾病精准诊疗的关键手段。其具体重要性体现在以下3点:
1、明确诊断:通过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区分肾病类型(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具体亚型等),避免仅靠症状和血液、尿液检查导致的误诊或漏诊。
2、指导治疗:明确病理类型后,医生能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如是否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具体用药剂量、疗程),避免盲目用药。
3、评估预后:通过观察肾脏组织的损伤程度(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可判断疾病进展风险,帮助医生和患者预判病情走向,制定长期管理策略。
适用人群(指征)
① 急性/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短期内出现血尿、蛋白尿,伴肾功能快速下降;
② 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典型症状;
③ 尿检异常:持续存在蛋白尿或镜下血尿,病因不明;
④ 遗传性肾脏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需病理确诊;
⑤ 急性肾损伤:不明原因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⑥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缓慢下降,需明确病变性质以延缓进展;
⑦ 自身免疫性疾病伴肾损害:如狼疮性肾炎等;
⑧ 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伴肾损害:怀疑存在非糖尿病肾病因素。
操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
• 医学评估:医生对患者凝血功能、血压、肾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手术风险;
• 患者配合:提前练习卧床排尿,适应术后体位要求,保障恢复效果。
(二)术中操作
• 体位:患者取俯卧位;
• 麻醉:采用局部麻醉,疼痛感轻微;
• 定位:通过彩超精准确定肾脏位置,避开重要血管;
• 取样:细针穿刺抽取微量肾组织,全程耗时10-20分钟;
• 术中感受:手术为微创操作,多数患者仅感轻微酸胀,无明显剧痛。
(三)术后报告
• 穿刺样本送至病理科后,经专业染色、切片、显微镜观察等流程,3-5个工作日内出具病理报告,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一)体位要求
• 术后需平卧6-8小时,避免翻身、坐起及剧烈活动;
• 24小时内可在床上缓慢轻微翻身;
• 24小时后无异常可下床适度活动(如散步);
• 1周内禁止弯腰、提重物,防范穿刺点出血。
(二)症状观察
• 监测尿液颜色,若出现持续肉眼血尿(尿色呈洗肉水色或鲜红色),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 留意是否出现腰背部疼痛、腹胀、发热等不适症状。
(三)饮食与用药
• 饮水:术后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促进尿路通畅,降低感染风险;
• 用药:遵医嘱服用止血药物,严禁自行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
• 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四)复查要求
• 术后1-2天复查尿常规、肾功能,指标无异常即可出院;
• 出院后1个月内定期随访,监测肾脏功能及穿刺点恢复情况。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