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四个100”文化导师之乡村手账•荷尧采风丨预制墙板进别墅!荷尧镇安隔拉“破圈”记

“四个100”文化导师之乡村手账•荷尧采风丨预制墙板进别墅!荷尧镇安隔拉“破圈”记

发布时间:2025-11-11 点击数:11519
0

在荷尧镇的标准化厂房里,安隔拉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块块集成了保温、隔音、抗冲击功能的环保预制墙板,既应用于公立医院的扩建项目,也服务于民营别墅的施工现场,部分经定制化切割后,甚至用于乡村露营地的太空舱组装。

安隔拉董事长李久纯手中的订单数据清晰勾勒出转型轨迹:公办项目占比从建厂初期的80%降至如今的40%,民营市场与海外订单已成为增长主力。

这家由江苏返乡企业家创办的企业,从“政策红利承接者”到“市场开拓者”的跨越,正是湘东区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深度转型的微观缩影。

图片

转型动因:政策引导与市场觉醒的双重驱动

安隔拉的转型起点,深植于赣西老工业基地升级的时代语境。作为萍乡工业的核心承载区,湘东区曾长期依赖煤炭、陶瓷等传统产业,部分企业习惯以政策项目为“基本盘”,在市场化竞争中存在“路径依赖”。而安隔拉的落地与成长,恰好踩准了江西省级政策引导与区域市场需求的双重节点。

江西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2025年城镇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的目标,为这类新兴企业提供了入场契机。湘东区顺势将装配式建筑纳入“6211”行动计划中“智能制造强链”的核心范畴,通过税收减免、研发补贴等政策精准滴灌,推动企业以公办项目为“练兵场”打磨技术——医院项目对环保、防火的严苛要求,倒逼其攻克12项核心专利;办公楼建设的效率需求,使其形成“7天一层楼”的装配能力。

这种“政策扶上马”的培育模式,成为江西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起步的典型路径。

图片

更关键的转型动力,来自市场需求的觉醒。随着湘东区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升温,民营市场的需求早已不止于传统建筑:既有返乡创业者定制的低成本别墅,也有小微企业快速扩建的生产车间,更有乡村露营地兴起的太空舱建造、城市文创市集需求的移动餐吧台,这些多元化场景为装配式建筑打开了新空间。

“太空舱需要轻量化、模块化设计,我们的预制墙板重量比传统建材轻30%,还能集成保温层,今年已接到3笔乡村露营地的订单。”李久纯翻着产品方案介绍,团队的市场调研显示,仅萍乡及周边南昌、宜春、株洲地区,民营装配式建筑需求年均增速超25%,其中太空舱、移动餐吧台这类定制化产品的利润率比传统墙板高15%,“这是比别墅市场更具潜力的细分赛道”。

图片

乡镇托底:产业转型的“最后一公里”保障

安隔拉的市场化“试错”之所以能稳步推进,离不开荷尧镇乃至湘东区构建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作为江西“放管服”改革的基层实践样本,乡镇一级用精准服务为企业闯市场筑起“缓冲带”。

在要素保障层面,荷尧镇推行的“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极具代表性:从企业落地时的许可证代办,到生产期的电力、物流协调,再到开拓民营市场时的湘赣边客户资源对接,镇政府将“围墙外的事全管好”。村集体以闲置土地入股每年增收50万元的合作模式,更实现了企业与乡村的利益绑定——这与湘东区80%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发展目标形成呼应。

区级层面的政策支撑则构建了更广阔的保障网络。湘东区依托“6211”产业链布局,设立5所产业研究院和5个技术转化中心,为企业链接高校院所攻克技术瓶颈。针对企业研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的痛点,全区设立制造业数字诊所、推动元宇宙工业大脑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民企试错成本。

这种“乡镇贴身服务+区级政策托底”的体系,让安隔拉得以将更多资金投入民营市场的产品技术研发,而非应对行政与要素难题。

图片

区域意义:江西老工业区“去依赖化”的样本价值

安隔拉的转型绝非孤例,而是湘东区“6211”产业布局深度落地、推动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质变的生动体现。这场从“政策输血”到“市场造血”的换挡,正为赣西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在“6211”行动计划的六大产业链中,类似的转型故事正在多点开花。节能环保产业链上,曾依赖政策补贴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2024年实现营收108.9亿元,还有5家企业跻身全市民企50强;电子信息产业链从无到有,引进九川环保、锦诚新材料等项目,全年营收达41.1亿元。这些案例与安隔拉形成呼应,证明湘东产业已从“政策跟着项目走”转向“市场牵着创新走”。

这种转型更破解了江西老工业基地的共性难题。湘东区曾因煤炭、陶瓷等传统产业占比过高,面临“政策退坡则增长乏力”的风险。

而如今,通过市场化转型,六大高耗能产业实现提质增效,更带动绿色食品、仓储物流等新兴产业崛起——湘东已被列为全省2025年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县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加紧建设,形成“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突围”的双轮驱动格局。

安隔拉的28项专利、节能环保企业的技术突破、创意包装产业的文创创新,共同构成了湘东产业的“技术护城河”,使其在湘赣边区域合作中占据优势。

图片

从荷尧镇的车间到湘东全域的产业链,安隔拉的“破圈”之路印证着一个道理:乡镇的精准托底是江西老工业基地产业起步的“基石”,市场的充分竞争才是产业壮大的“引擎”。

当越来越多的湘东企业像安隔拉这样,在政策引导下扎根市场、以创新驱动增长,这片赣西老工业基地正在完成从“政策依赖”到“市场自主”的蝶变,为江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活注脚。

(编辑:李锡念)

来源:湘东发布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