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渝水区生态环境局来上栗考察调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4月2日,新余市渝水区生态环境局局长石献仁率考察组一行,来我县调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萍乡市上栗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卫东、相关乡镇分管领导、业务技术负责同志陪同了考察。
陪同人员向考察组同志介绍了上栗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上栗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屋场贴心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理技术,有效探索出“纳管、集中式、一体化+人工湿地、分散式、资源化利用”等五种治理模式,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效益。同时多措并举,落实资金保障,全面推进污水治理。
随后,考察组来到东源乡楼下村,现场查看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桥头模式”示范点。“桥头模式”是为人居环境整治消除黑臭水体而召开的屋场贴心会的成果,是村民自己想出来的金点子,主要采用“旱厕改新厕,菜园小三格,集中大三格”,多次发酵后引至果园菜地,用于浇灌蔬菜、果树资源化利用方式来处理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丘陵地区势能,生活污水处理后可通过收集管网自流,减少工程投入,便于维护。而且考虑到了单户、多户和终端三个层次的污水利用需求,取用方便,再经终端截污确保处理充分。同时,通过低能耗的污水治理技术,大幅减少污水处理压力和排放量,充分利用了资源。“桥头模式”充分发动群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简化用地手续、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建设运维,大大降低了建设运维成本,减少了工农矛盾,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上栗智慧、上栗方案、上栗行动和上栗经验。
考察组高度评价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成效。石献仁表示,上栗县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出“桥头模式”等行之有效的五大污水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直排和黑臭水体等问题,上栗县的先进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编辑:吕莉)
来源:上栗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