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杨岐绘新景
春日的杨岐山,云雾缭绕,绿意葱茏。沿着蜿蜒的沥青路走进上栗县杨岐乡杨岐村,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千丈路依山傍水延伸,房前屋后的小菜园生机勃勃。几位游客正在驻足拍照,远处草莓基地里传来欢声笑语……这个曾隐于群山的小村庄,如今正依托杨岐风景名胜区的“春风”,以景村融合为笔,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以前这里是杂乱的菜地,现在成了能停百辆车的生态停车场。”杨岐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世兵指着停车场介绍。顺着他的指引望去,竹篱笆围起的小菜畦里,嫩绿的菜苗挂着晨露,改造一新的农房外立面上,飞檐翘角在春光中勾勒出优美的弧线。穿过停车场,眼前豁然开朗,平整的沥青路延伸至农户家门口。村民李大姐正在庭院修剪盆景:“政府补贴加上自筹资金,我家老宅不仅解决了漏雨问题,里里外外还装修一新。”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29户完成农房改造。
沿着整洁的村道前行,草莓的甜香裹着山风扑面而来。在草莓采摘基地里,红艳艳的果实与翠绿叶片相映成趣,游客们提着竹篮穿梭于大棚间。“周末带孩子来体验采摘,既能亲近自然,又能吃到新鲜水果。”来自市区的游客张女士说。基地负责人王永锡告诉记者,村里自去年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以来,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超百人次。
在新建的垂钓区,山塘水面倒映着观景台的飞檐,休闲长廊下游人倚栏观钓。“鲫鱼、草鱼都是山泉水养大的,格外鲜美。”专程来垂钓的市民王建军说道。村里将废弃山塘改造成垂钓乐园,配套建设的生态步道串联起山林溪涧,让“渔趣”升级为“旅趣”。
正午时分,“婆婆嘴土菜馆”飘出阵阵饭菜香。老板魏尤海端着汤锅疾步而来,土鸡汤的鲜香引得食客纷纷举箸。“周末来用餐要提前预约,去年营业额突破百万元。”他指向后厨正在择菜的村民说,“都是本村乡亲,月工资能拿3000多元。”随着杨岐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样的“幸福灶台”正点燃更多村民的创业热情。原先在外面开货车的村民陈意嗅到商机,特意拜师学艺数月,准备在村里的商业街开家小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由村里闲置校舍流转改建的民宿初现雏形,40间客房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上百名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运营公司还需租赁部分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客房,常年居住广州的村民戴自林接到村里电话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家空置多年的老宅竟“身价大涨”。
据统计,上栗县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万元打造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杨岐村景村融合项目,培育出“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复合业态。这曾隐于群山的小山村,正以奋进的姿态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