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萍乡 走进光影中的千古传奇
一方白幕,一盏明灯,几根竹竿
便能演绎千古传奇
在上栗皮影戏的舞台上
没有华丽的布景
却能用一双手、一盏灯
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在光影里重生
夜幕初垂,上栗县赤山镇的皮影舞台前早已人头攒动。在敲锣打鼓声和观众欢呼声中,经典剧目《报恩堂》在光影中拉开帷幕。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幻,幕布上出现了一个个人影。
角色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因为艺人们情深意切的唱白变得更加生动。走进幕后,皮影艺人正灵活地操纵皮影人物做出行走、奔跑等各种动作,古老的皮影人物惟妙惟肖地呈现在幕布上。幕前,时时有人欢呼喝彩。
上栗皮影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肖雪萍说,从1979年开始跟着爷爷学皮影戏,如今已有46年了。演皮影戏,最重要的就是投入情感,让大家看得欢喜、有味道。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戏剧形式之一,其表演方式是将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通过灯光投射在白幕上来演绎故事。一个完整的上栗皮影戏班子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提影”,精准操控影人动作;乐师们吹拉弹唱,演绎角色悲欢。
他们用精美的影人和质朴的唱腔,讲述着历史兴衰与民间传说。从帝王将相到市井百姓,从神话传奇到生活百态,世间万象皆在这方寸之间粉墨登场。

上栗皮影戏融合了赣湘的文化基因,唱腔以萍乡小调为基础,吸收湘剧花鼓戏的演唱素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2013年,上栗皮影戏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萍乡民间艺术的重要结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上栗皮影戏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垃圾分类等题材,为皮影戏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有空,您也来上栗、来现场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