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萍乡经开区“红色校园薪火计划”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迎着朝阳 踏着晨露
整齐划一的升旗手们
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向升旗台
嘹亮的国歌声响彻校园
彰显出校园的勃勃生机


全体师生注目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目光中饱含着凝心聚力、一起向未来的坚毅执着。这是萍乡经开区新鹅湖学校每周一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也是萍乡经开区红色基因传承进校园的一个缩影。
学校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阵地。为进一步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进校园,萍乡经开区从2023年起开始实施“红色校园薪火计划”,引导全区中小学校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抓好机制健全、阵地打造、队伍建设、课题研究、作品展示、活动开展等六个方面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辖区学校已成为红色基因传承弘扬的高地。
构架“红色校园薪火计划”的制度保障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推进“红色校园薪火计划”的关键。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每年年初制定的《全区红色基因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工作安排》中,将“红色校园薪火计划”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定期通过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对“红色校园薪火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及时进行宣传推广。
二制定项目标准将“红色校园薪火计划”分两级项目实施推进,一级为“强基”项目,主要是打造内容新颖、内涵丰富,具有经开区优势和红色文化显著特点的项目,成为经开区“红色校园”的示范点。另一级为“育苗”项目,主要是针对内容饱满、形式多样,经打造后能够提升成为经开区特色的项目,形成经开区“红色校园”的示范面。
三强化考核评价通过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评估等工作环节,根据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资金扶持。2024年6月,项目评估小组来到登岸小学等4所学校进行“红色校园薪火计划”项目现场验收工作,该4所学校均通过了2023年度“红色校园薪火计划”项目的验收。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红色基因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学科融合结合语文、历史、思政、美术、体育等科目,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如通过课文讲解、历史事件分析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二红色课程开发学校将红色文化纳入学校课题研究主要内容,通过课题研究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在2024年“红色校园薪火计划”项目学校中,光丰小学以“自主发现式”课程改革为核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向光红色课程,如“地方红色历史”“红色经典诵读”等。彭高镇中心幼儿园将红色基因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中,“忆苦思甜”课程,孩子们学会了刨红薯丝、做红薯丝饭。“重走长征路”红色体能大循环活动,让小朋友了解艰苦岁月,感受革命先烈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使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三组织红色实践活动红色研学旅行,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开展红色主题班会,讲述革命故事、观看红色影片、唱红色歌曲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受到家长、师生的一致好评。
将弘扬红色文化与环境建设、网络传播、红色剧目相结合,把红色基因有机融入日常教育,营造时时处处红色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
一建设红色文化景观在校园内建设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走廊等文化景观,展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红色文化的内涵,使校园内红色文化放眼可视、伸手可触。
二推出红色网媒利用校园广播、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定期播放红色文化节目,宣传红色文化精神。同时,在校园内悬挂红色格言、标语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三编演“红色剧目”组织师生创作一批反映红色题材的文艺演出作品,让学生在“教中演、演中学、学中悟、悟中行”,接受沉浸式红色熏陶。登岸小学《赵一曼抗战家书》《毛主席组诗诵读》、新鹅湖学校《一个男孩的一生》《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大星小学“莲花落”曲目《颂龚全珍》等红色主题节目都是由老师和孩子们自导自演,声情并茂,扣人心弦。登岸小学的《红色乳娘》情景剧更是荣获2023年全省“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二等奖。
红色是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下一步,萍乡经开区将进一步自觉担负起“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使命,把红色文化育人作为一项长期工程贯穿萍乡经开区“红色校园薪火计划”全过程,引导中小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
(编辑:李锡念)
供稿:区党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