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横龙街人大:让代表联络站成为群众“幸福驿站”

横龙街人大:让代表联络站成为群众“幸福驿站”

发布时间:2024-07-25 点击数:10026
0

“以前去街里反映问题,时间凑不上,路还远,现在人大代表来到了我们身边,太方便了。”在安源区横龙街,人大代表流动式到村组、企业、学校接待群众,就像一块磁性强大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当地群众。近年来,横龙街人大工委针对辖区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合理制定代表走访安排表,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延伸到基层最末梢。


“零距离”服务为民所需。在代表联络站常态化进站接待选民的基础上,探索推行“零距离”的服务模式。坚持“固定式”与“流动式”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补充,根据代表的工作性质、忙闲时间、参政热情等实际情况,“请进来”立足代表联络站“坐堂接诊”,“走出去”采取院落恳谈、敲门走访、进厂入企等方式“跑堂问诊”,确保老百姓在家门口能“找得对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同时,以“江西数字人大”平台推广应用为契机,架好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数字桥梁”,不断提升覆盖面使用率活跃度,推动“线下+线上”代表履职新格局加快形成。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100余户,为选民尤其是困难群众办理10余件微实事,让联络站“活”起来,成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知心站,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过程”跟进强化监督。为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的阵地作用,横龙街积极实施全过程监督制度,建立“闭环监督”办理机制,强化“民情收集—梳理研判—交办转办—跟踪督办—评价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在代表建议收集阶段详细了解选民群众的呼声与诉求,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及时向代表反馈办理进展情况,建议办理完成后持续进行跟踪回访,不断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乡村全面振兴、粮食生产等重点工作,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监督合力,把“代表职能”与“社会责任”相融合。目前,已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6场,服务群众3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条,推动解决问题6个,其余正按要求跟踪督办,人大代表情系民生建诤言、办好建议惠民生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联络站+”模式激发活力。横龙街积极探索“代表联络站+N”工作模式,组织代表参与调研、视察和会商等各项活动,紧扣街道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助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例如,“代表联络站+优化营商环境”组织代表出站入企,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式”走访调研活动3次,收集典型问题5件;“代表联络站+基层社会治理”对选民集中反映的民生问题进行梳理汇总,相关建议均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联络站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进一步畅通各类问题的反映和解决途径,用群众语言、群众方法,依法有效促进了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

“开展代表走访群众活动是让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推动代表联络工作站更深入人心,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也更密切了。”横龙街人大工委主任黄辉表示。
    代表沉下去,民意就浮上来了,横龙街人大工委也将持之以恒组织辖区各级代表开展好走访活动,使深入群众听取民声民意成为代表履职新常态。

(编辑:李锡念)

供稿:外宣办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