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乡村振兴>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湘东银河这样做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湘东银河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3-12-16 点击数:10238
0

乡村振兴 人才先行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

产业要靠人才来发展

文化要靠人才来振兴

生态要靠人才来美化

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健


今年以来,芦溪县银河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创新打造乡村振兴人才联络服务站,从聚才、育才、用才着手,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规范聚才,建强人才成长“梦工厂”。为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形成强有力的“人才磁场”,银河镇结合现有办公设施和人员力量,按照“有办公场所、有人员机构、有规章制度、有人才智库、有工作成效”的“五有”建设标准,率先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联络服务站建设。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库、搭建两个平台、开展三个一活动”等机制,确保人才服务站运转高效,真正发挥其服务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主阵地”作用。聚焦乡村振兴和“农业大镇”产业发展需求,该镇按照教育背景、行业领域、事业发展阶段等情况,对全镇各领域乡村振兴人才进行全覆盖摸底,重点从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治理人才中摸排出一批“农才优质股”,建立“一人一档”人才信息库,引导乡村人才尽展其才、尽施所能。截至目前,该镇通过优政、惠才、兴业、强基等一系列举措,吸引143名人才加入人才智库,为乡村振兴盘清人才底、算清人才账。

多方育才,打造实用人才“孵化器”。人才培育离不开创业培训。聚焦农业产业和乡土特色产业发展,银河镇依托紫溪乡村振兴学院、党校等培训阵地,由乡村振兴人才联络服务站牵头,定期邀请相关产业领域专家人才授课,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新农村电商人”公益课、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等,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同时积极引导农技站工作人员、种养“土专家”,通过结对帮带、收徒授艺等方式,形成全链条帮带机制。邀请优秀导师手把手教、实打实带,培育种养大户32人、致富能手16人,吸引1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该镇党委积极与省农科院、职业技术院校、产业发展企业、银行金融机构等单位开展交流合作,引进专家入驻乡村振兴人才联络服务站,开展实地指导、水稻高产示范推广、产学研项目等活动,助推镇农技站获评“全国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80后”农技员何婷婷获评“全国农业技术能手”,让乡村人才不断提高知识素养和能力,持续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充分用才,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银河镇以乡村振兴人才联络服务站为依托,用好用活“在外人才库”和“本土人才库”,利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由镇党政主要领导牵头、人才服务工作专班共同参与,广泛与在外专家、乡贤等各类人才进行沟通联系、走访慰问,适时举办“三请三回”等交流活动,通过资金回归、项目合作、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等方式,先后引进浙江赣柜电气、深特电气等项目5个,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联络服务站的协调指导作用,在做好跟踪管理、服务推进等日常工作的同时,重点推动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培育、组建和发展。全镇现有农业企业28家,选树党员种养示范户15个。种植大户易军林创办江西圣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水稻600亩、蔬菜400亩,带动200余户农户参与富硒种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带动,做大富硒产品体量,统筹认证富硒品牌。格林米特猪肉、鑫绿地茶叶等23个产品完成富硒认证,大富乳业与南昌大学人才团队共建的奶牛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技协评为国家级科技小院。

(编辑:李锡念)

来源:学习强国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